正文 第1篇:滇西公路上的花(1 / 2)

白酒花

滇西公路上,車子在飛奔。我正拿著相機,放大來看我剛才在楚雄站拍的一個像片,那是滇西公路文化走廓的標誌,一個牛角造型的雕塑,背麵刻著三女找太陽的傳說,而正麵的底座上則寫著這樣一行小字:“滇西公路,是南方絲綢之路、茶馬古道、滇緬公路和雲南現代公路曆史發展的縮影,蘊含著厚重的公路文化。滇緬公路是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生命線,蘊含著英勇悲壯的抗戰文化。滇西公路連接彝、白、納西、藏、傣、景頗等少數民族,跨越金沙江、紅河、瀾滄江、怒江四大水係的橫斷山區,孕育了絢麗多姿的民族地域文化……”。

忽然,老公驚奇的聲音打斷了我:“快看啊,那些花,遠遠望去,像一層白霜似的。”我循聲望去,隻見車窗外,路邊、草坡上、溝溝坎坎,到處都像打了霜似的,這可算作雲南十九怪了吧陽春三月花帶霜?直等到有近一點的草坡時,才看清,原來真是一團一團的小白花。因為花小,花多,密密麻麻連成一片,所以遠遠望去,像一地白霜。車子在高速行駛,我是怎麼樣也無法看清楚它的芳容,無法辯別這到底是一種什麼花?什麼形狀?什麼名兒?

終於後來,我們下車遊覽大理古城的時候,找到了答案。古城的城牆內側,也長著沿途的那種花。像朦朧詩一樣溫柔的、小小的奶白色的花,十幾小朵簇成一團。這兒一團,那兒一團,就像是一朵朵縮小的白雲下凡,悠悠地歇息在青翠欲滴的大葉子枝頭。有許多細長的白色花蕊,一根一根地從白雲裏調皮地探出頭來。所以那一團一團的小白雲,實際上更像是農家用酒曲發酵自釀的糯米甜酒,一小團一小團霧蒙蒙地浮在清香醉人的甜湯上。導遊阿詩瑪說:當地人叫它“白酒花”。

霜葉樹

我,還是第一次見到有藍顏色的樹,那樣極淺極淺接近白色的藍灰色。從昆明到麗江,唯獨這一種樹,和白酒花一樣,也像結了一層白霜似的。可真是奇怪,是因為陽光反射的高光嗎?可為什麼別的樹木卻沒有?難道本身就是這樣的一種顏色!這種打霜的感覺也確實太奇妙了。迫使我真的很想近距離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每到近處發現有它樸實偉岸的身影時,我總是很興奮地睜大眼睛想探個究竟,可每次總是因為車速太快,樹很快地閃了過去,我總是沒有能看清。

車途也實在太長了,都過了好幾個鍾頭之後,我們才在一鄉野客棧停車用餐。下車後,我驚喜地發現客棧的屋旁就有那種藍灰色樹。這時我看見老公正往那邊走過去,莫非他也發現了?我趕緊跟上去,老公走到那懸坎邊,踮起腳夠了好一會兒,才摘下一枝來,遞給我時,心裏有一線暖流感動,他一定是見到我沿途特別想看清這種樹的辛苦模樣了。我驚異地發現:這樹葉竟然是綠色的,不是我們遠看上去的藍灰色。原來,葉子的背麵本身就長滿了一層白霜似的苔,而風總是將葉子吹翻過來,所以遠遠望去,就像冬天的清晨,被打了一層霜的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