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曆代帝王功過傳(1 / 1)

王位世襲變公為私--啟《夏》

武王伐紂順應天命--姬發《西周》

雄才大略一統六國--嬴政《秦》

民心所向命之所歸--劉邦《西漢》

千古一帝晚節不保--劉徹《西漢》

貞觀之治名垂千古--李世民《唐》

黃袍加身陳橋兵變--趙匡胤《宋》

以文治國蒙漢合一--忽必烈《元》

乞丐皇帝搖身變龍--朱元璋《明》

少年才智治國有方--康熙《清》

欣賞明君的曠世傑作,感悟昏君的敗筆之風。曆史是豐富多彩的,演繹著五顏六色的人生。變幻莫測的政治風雲和波瀾壯闊的戰爭場景。

如果想要做一位賢明帝王,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仁:得民心者得天下。二德:品德崇高臣民服。

當你真的成為人上人之後,僅靠仁德還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慧眼識英豪的能力。“為事擇官、不可粗率”。天下未定,主要用人的才幹;天下已定,任用德才兼備的人才。如果你用一個好人,別的好人相繼而來;如果你用一個壞人,其他的壞人都席卷而來。帝王對於選才事非常重要的。1,選賢臣,國富民強,利國益己;2,用奸臣,國貧民窮,非亡即衰;3,親賢臣,遠小人,安天下,江山永駐;4,愛虛慕,害忠良,怨衝天,亡國殃民。

“良藥苦口,惟疾者甘之”;“忠言逆耳,唯達者能愛之”。苦口良藥,隻有病人才會心甘情願地喝下去;忠言逆耳,隻有通情達理的人才會接受。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聽到別人的批評,要好好反省自己,有錯改之,無錯就當給自己的勸告。即:“有錯改之,無則加勉。”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時刻提醒自己,時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以不至於當自己誤入歧路時無人相告。

“靡不有初,鮮克有經”。人們都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但很少有人能夠善始善終。一些帝王開始賢明執政,可到了晚年之時卻一改常態,留下人生的汙點。真正有些不值得。那些帝王晚年悔恨的六大原因:1,濫殺忠臣,悔不當初;2,未信忠言,得不償失;3,紅顏禍水,悔之晚矣;4,喪失鬥誌,毀國殃民;5,專寵逆臣,敗壞朝綱;6,政治失敗,民怨載道。

總之,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必須以民為本,勤政持朝。

君民同樂

詩曰:

君民本是水如舟,舍舟棄水苦難行。

帝王雄心平天下,百姓安居樂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