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孫洋出來咖啡廳自己開車朝家走去。
而另一邊胡潤帶著人來到了非凡科技公司。
這次倒是見到了非凡科技公司的李總,但是卻隻是一個照麵。
這邊胡潤出電梯,就有人幫忙按著電梯門了。
胡潤就看見一個年輕人帶著一幫人風風火火的朝著電梯走過來。
還有人李總,李總的叫著。
胡潤趕緊走上前去,攔住了李兵。
“李總,您好,我是《福布斯》雜誌的中國……”
胡潤趕緊上前要介紹,但是很快就被人攔開了。
還是李兵擺了擺手,才放胡潤到了跟前。
“胡先生,實在是不好意思,我還有點事情,我們回頭再約好嗎?”
李兵和善的笑著說道。
看著李兵一副準備出門的樣子,胡潤也知道人家確實不是在敷衍自己,隻能笑了笑然後讓開,目送著李兵帶人走進電梯。
孫洋在百度公司的競價排名發布會結束後,接到了李彥宏的電話。
百度公司的發布會,就想前一世一樣,引起了互聯網行業內的巨大轟動。
各個企業在一邊罵著百度的同時,下邊卻又在心裏盤算著自己應該出多少錢,買多少關鍵字。
不管怎麼樣,百度公司這下子算是在中國的互聯網行業內出名了。
給李彥宏解釋了一下以後,孫洋掛了電話。
站在院子裏仰望著頭頂的滿天繁星,心裏思緒如潮。
百度自己占有差不多一半的股份,阿裏巴巴,騰訊,非凡科技。
原來自己在不知不覺之中竟然不經意間步下了一張互聯網的大網。
而今年的互聯網行業又處於一個特別的時期。
互聯網泡沫時期。
其實這也是孫洋為什麼沒有讓非凡科技公司上市的原因。
從94年出現瀏覽器以來,
1995年至2001年間,在歐美及亞洲多個國家的股票市場中,與科技及新興的互聯網相關企業股價高速上升,
當時的互聯網成為一種新的最佳媒介,它可以即時把買家與賣家、宣傳商與顧客以低成本聯係起來。互聯網帶來了各種在數年前仍然不可能的新商業模式,並引來風險基金的投資。
好多的高科技公司,都起一個響亮的名字,然後一頭紮進互聯網行業。
靠著風投資金過日子,把盈利的項目犧牲掉,然後來換取市場的份額。
然後靠市的份額,再吸引風投資金。
再後投機者參與進來,和買家炒作,導致高科技公司的股票價格一路的飆升。
而風投家目睹了互聯網公司股價的創紀錄上漲,故而出手更快,不再像往常一般地謹小慎微,選擇讓很多競爭者進入,
眾多的投資人也在不斷的給互聯網這個行業加碼。
表麵上互聯網行業看起來一片繁華的景象。
其實在這個背後,隱藏著太多的問題。
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互聯網行業並不掙錢。
不管是誰投資,最重要的都是要得到回報與收益。
但是當時的互聯網行業並沒有盈利。
2001年3月之前,可以說互聯網行業繁華如錦,一路高歌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