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我們被敵軍引入劍山,然後在劍山探摸了二十天,卻怎麼也找不到出路。像是進了迷宮·,不停地兜圈子,當時你父親身受重傷,眼看就快撐不住了。”母親談起那日之事,眉頭依舊緊縮,昔日一幕幕,恐,還曆曆在目。
“可,劍山分明是禁地啊。為何不回京呢?”蘇珩忍不住問。
“回京?外有兵臨城下,內有朝臣作亂,當時的皇帝遠沒有現在的魄力和手段,國將滅,京城可能安全嗎?”母親歎了口氣,搖搖頭:“況且,我誠軍就是回京支援的援軍啊。”
“然後,我們又遭到敵人的狙擊,他們準備充分,士氣高漲,糧草充足。況且我們在明,他們在暗,很顯然,被困十多天的我們自然不是其對手。”母親的眼中透出一絲絕望,“他們的將領是個厲害的謀士,十足的陰謀論家,且對那裏的地形很熟悉,交戰多次,我們竟從未打過照麵,甚至未曾看到敵人的一絲一毫。”
“是偷襲?那算什麼英雄好漢!”王其有些激動。
“孩子,兵不厭詐。”母親語重心長地說。
“後來尊者出手去了夫君,後又帶我們破陣,我們才真的看清那個人的臉。”母親皺皺眉頭,像是在回憶,“他身著紅袍,臉上時帶笑的,連眸子裏都透著邪氣,不像我們先前感受到的那樣是個謀士,更不像個英勇的將軍,倒是像個浪蕩不羈的富家公子。”
“出人意料的是,他二人見麵有些交談,感覺像是認識很多年,但卻又明顯的道不同不相為謀。一個一身正氣,一個一身邪氣。一個像仙,一個像魔。”母親接著說。
邪氣?像魔?還認識師兄?我在心中默念……難不成,是華陽魔君?可。他怎麼會在人界。且,還成為了齊的將領呢?……這恐還得好好問問師兄罷。
“尊者在救了我們之後,欲離開了,我們詢問尊者的姓名和住所,想要報答,但他最後隻留下自己的名字,靈淑。他說,有緣自會再見。而後,揮雲踏鶴,好不瀟灑。”母親歎了口氣,“尊者走後,我們即刻回京,幸好,幸好,還來得及。”
“夫人在此之後,難道就沒有再派人去尋過嗎?”蘇珩問。
“怎麼沒有?怎麼可能沒有?我與夫君一共派過兩次人,但卻都是無功而返,我想,大概是尊者並不想我們找到他罷。我們也便不好再去打攪。”母親搖搖頭,“雖然找不到尊者,但尊者這份救命的恩情,我們卻銘記於心。”
“那現在知曉了尊者所在何處,母親有何打算呢?”我問。
“能怎麼樣?尊者若是注重繁文縟節,自然會留下住址,再者,尊者若是追名逐利之人,又怎會隱居山林……我們,也沒什麼能為尊者做的。”母親搖搖頭歎歎氣,語氣中滿是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