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宜咬著牙齒瞪了她一眼,心裏記掛著李昌,這裏便再也待不下去了。
收拾好了坐上等在外麵的李府的轎子,等回到李府的時候,卻發現何心敏正站在李府的門外,焦急的轉來轉去。
她匆忙的下轎迎上去,拉著何心敏的手問道,“娘親,哥哥怎麼了?”
何心敏拍了拍她的手,欲言又止,過了一會兒才說到,“音宜,你千萬莫要心急。”
“我知道。”音宜點了點頭,從臉上擠出一個笑來,“我沒事的,娘親,哥哥到底怎麼了?”
何心敏歎了口氣正要說話,一旁的李音璽卻笑著開口了,“何姨,不急,姐姐也剛回來,還是回去再說罷。”
音宜心情煩躁,殷切的看著何心敏,何心敏卻猶豫著看了李音璽一眼,“好了,我們還是進去說罷,你爹爹在裏麵。”
音宜攥緊了手掌。
進去時李桓正坐在那裏喝著茶水,呂欣坐在他旁邊說這話,甚是和諧。
見音宜進去,李桓抬起頭笑看了她一眼,“宜兒回來了,坐吧。”
音宜坐下,想要問李昌的事,可是看著李桓的樣子,還是把話咽了下去。
“宜兒。這次叫你回來,是有要事要跟你說。”李桓用杯蓋撥了撥浮起的茶葉,悠閑的喝了一口,“是關於你和璽兒的婚事。”
音宜低著頭,手縮在長長的衣袖裏麵,“我們的婚事不應算是要事罷。”
“你這孩子,說的什麼話。”李桓笑了笑,“怎麼不算大事,這可是牽扯到我們李家在朝堂之上的榮辱。”
音宜在心中冷笑了一聲,醞釀了這麼久,這一幕終於來了麼?
她臉上揚起一個笑來,“既是關係到李家的榮辱,那自是大事。隻是,不是女兒妄自菲薄,女兒如今怕是擔當不起這個差事。”
她咬著嘴唇,拽著自己的手指,小心翼翼的樣子,“女兒的名聲已經敗壞,若是許配給一個大家族,怕是會讓他們覺得李家不待見他們。”
“宜兒。”李昌擺起了臉,茶杯在桌子上狠狠一放,“你怎可這樣看低自己。”
音宜眼中帶淚的看著李昌,好像受了驚嚇,“父親息怒,女兒實是不想,隻是現實如此,女兒也隻得認命。”
李音璽坐在一邊,臉上依舊帶著柔和的笑,隻是眉眼卻略略挑起,讓人看不出她心中所想。
“也罷。”李昌歎了口氣,“這也是我的錯,當時忽略了你,導致你犯下大錯。”
音宜低著頭,一聲不吭。
“老爺。”呂欣皺了皺眉頭,“那秀女的事..........”
“宮裏選秀也不過是個規矩,雖說是老祖宗定下的,但皇上並不喜歡,到時候我去告個錯就沒事了。”
“老爺...”呂欣看了一眼音宜,“還是讓宜兒再考慮考慮罷。”
李桓蹙起眉頭,也沒說什麼,看著音宜,神情逐漸緩和,“宜兒,皇上曾經召你進宮........”
他話中的意思不言而喻。皇上自然召你進宮,那必是有貓膩在的,若是皇上喜歡,那你自然該進宮。
“女兒知道父親的意思。”音宜站起來,低著頭道,“女兒知道父親是為了女兒好,可是那次入宮的事,女兒也少不得要告訴父親了。”
李桓愣了一下,正了正神色,“你說。”
“皇上召女兒進宮,不是因為對女兒好,而是因為女兒是李家的大小姐。”
音宜看著李桓那嚴肅的神情,知道他已經想到了,麵上卻不動聲色,“女兒進宮時,聖上隻問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問女兒是因何見到睿王爺的,另一個是問王爺與父親的關係。”
“你是怎麼回答的?”李桓緊緊的盯著音宜,神色陰鬱,似乎音宜說錯一句話就會拍案而起。
“我自然是告訴他實情了。”音宜有些委屈的抿了抿嘴唇,“女兒與王爺是在華月居相見,而父親與王爺根本就沒有來往。”
李桓明顯送了口氣,語氣也緩了些,“這樣就好,你坐下罷。”
當今什麼罪最大?
謀反。
這個罪名足以讓位高權重的李尚書聞聲色變。
“皇上果然是少年英才。”呂欣笑瞥了音宜一眼,“老爺是皇上身邊的老臣了,自然更重視,隻是音宜這一麵之詞,也不知聖上會不會相信。”
“娘說的沒錯,女兒也有些擔憂。”一直坐在一邊一言不發的李音璽突然開口說道,眼角帶著擔憂,“姐姐的名聲不太好,她說的話聖上大概是不信的。”
李桓看向李音璽,“你的意思是?”
“送姐姐進宮罷,一來姐姐有了安身之所,二來如此這般,聖上便再也不會懷疑李家與王爺的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