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卓兵也被這悲淒的氣氛所感染,跪在林韓成靈位前哭訴道:“太尉大人,您生前視我吳某為兄弟,是我不識好歹,誤上賊船,誤入歧途,讓林家慘遭滅門,令弟追悔莫及。今已辭官回鄉,本想安葬林兄後終老山林。當看到賢侄木風後,又激起了老弟當年雄心,定要輔助賢侄,成就大業。放心吧,兄弟,我一定視木風為子侄,盡心栽培!”
四十九天法事很快結束了,亡靈得到了超度,諸神得到了安置,林家三十六口的牌位得到了安放。林木風與師兄們互道珍重後,送至鹹陽官道上。
這段時時間,林木風的確很辛苦,幸虧有吳卓兵的悉心照料。不然林木風縱有蓋世神功,也難以承受這心靈上的巨大傷痛。有孝心、識好歹、知禮義的林木風再次拜謝在吳卓兵麵前:“吳叔,我木風終生不忘您的大恩大德。從此後,將以子之禮來侍奉您。”吳卓兵連忙將林木風扶起道:“賢侄,吳叔是在贖以前所造之孽,理當為林家盡心竭力。”
林府在吳卓兵的打理下和請來的幫手的辛苦下,過去肆虐的老鼠、蟲、蛇基本被消滅,恢複了六年前的潔淨;枯萎的花草重新進行了栽種,煥發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這天晚上,吳卓兵和林木風叔侄倆在大廳裏邊品茶邊商談著今後的打算。吳卓兵道:“林家經過幾個月的清理修繕,基本恢複了原貌。不知賢侄今後有何打算?”林木風出於對吳卓兵的尊重,便施禮道:“請吳叔指點。”吳卓兵為林木風對當前形勢作了分析:“秦始皇雖然統一了六國,但由於他施行****,使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江湖上也是狼煙四起,黑白兩道互相殘殺,人間魔界互相爭鬥,仙界妖道互相傾軋,攪得周天不得安寧,百姓又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了。”
林木風插話道:“難道就沒有人出來主持正義嗎?”吳卓兵搖頭歎息道:“唉,世道不正,此消彼長啊!”林木風不解地問:“難道過去那些名門正派、名人誌士都銷聲匿跡了嗎?各門各派除了爭強好勝之外,沒有誰替百姓著想嗎?”林木風接著擔心地道:“那現在不是一片混亂局麵嗎?”吳卓兵道:“現在的情形正如賢侄所說的一樣,急需有人振臂高呼,領導群雄消滅邪惡。”林木風歎息道:“奸佞當道,正義難伸,這樣的世道,何日才是盡頭啊?”
吳卓兵有意想激起林木風的雄心,便道:“林家曆代先祖就有胸懷天下,心憂百姓的美德,不知賢侄能否效法先輩站出來除魔衛道?也不枉那些師父們對你的教誨啊!”林木風道:“吳叔,侄兒尚無一點閱曆,對社會上之事知之甚少,何以除魔衛道呢?”
聽林木風這麼一說,吳卓兵認為自己的想法已初見成效。林木風所擔心的隻是閱曆和經驗的問題,便極其支持他:“隻要賢侄有信心,敢於站出來擔此大任就行,其它方麵吳叔替你撐腰。”吳卓兵臉帶喜色,繼續道:“吳叔跟隨你爹幾十年,結交了一些江湖豪俠,定當竭力輔助賢侄。”吳卓兵的話的確激起了林木風的少年豪情。
當然林家過去所發生的一切更讓林木風成熟了許多。他沉思了一會,對吳卓兵道:“吳叔,你帶我出去了解一下外麵的情況,如何?”吳卓兵慷慨答道:“好,吳叔一定為你當好這個‘向導’!”
第二天上午,在陝甘官道上,出現了一老一少兩位豪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