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招納魏征(1 / 2)

許敬宗向李建成稟報了自己與長孫順德達成協議的事情:

“敬宗,這件事情你做的很好,我一直在擔心,薔薇雖然已經打入了李世民的身邊,成為了他的枕邊人,不過她總就隻是個女人,很多事情,李世民不可能完全告訴他,更何況長孫無忌也在暗中牽製薔薇,防止她奪了長孫無垢的寵愛,長孫順德就不同了。行了,來人啊!賞賜許大人布帛二十匹。”

“謝殿下!”許敬宗正謝過李建成的賞賜,突然傳來一聲冷哼!

“哼!”李建成一聽就知道又是李綱那個老夫子心裏不樂意了。

“殿下!許大人辦事得力,的確該賞,但殿下,此等人手段,實在是有違聖人之道,請殿下日後多多行君子之事,莫以人行徑行事,恐怕日後史官難書啊!”李剛著,邊以目示許敬宗。

“殿下,臣以為李大人所言極是,望殿下多依聖人之言,親賢臣,而遠人。”許敬宗聽到這兩個老夫子一口一個聖人之言,一口一個人行徑,臉上早已經氣的青一陣,白一陣的了,狄知遜馬上上前打圓場道:

“二位老大人,許大人雖用了些不正之手段,但孫子兵法中有雲,敵對者,有用間之。再則。。。。。。”狄知遜還沒有完,於誌寧已經不耐煩了。

“狄大人,我們勸誡太子,行少師少傅之責,引導太子走向正道,請不要阻攔。”聽到這裏,李建成的臉上都有些掛不住了,你李綱和於誌寧是我的太子少師、少傅不假,但也不能這樣痛罵太子的屬官,這裏的每一個人都是他李建成一個個招攬來的,這樣完全是在毫無顧忌的扇李建成的巴掌。當然,李建成也知道造成今這個局麵的主要原因在於他自己。李建成知道許敬宗為人野心甚大,為了不讓他形成尾大不掉無法無的性格,也為了成全他李建成在外界虛懷若穀、虛心納諫的‘招牌’,李建成對李綱和於誌寧兩位老夫子采取了放縱和遷就的方式,即便是他們語氣嚴肅也從不反駁,反而還裝出一副虛心受教的樣子,誰知道這樣適得其反,這兩個老家夥一起倚老賣老,王圭都看不下去了。

“二位大人,你們盡師傅之責的確是好事,但在下身為太子少保,不知道別的,隻知道一個保字,試問二位大人,如果太子沒了,那我們還有什麼用,所以我們除了引領太子之外,我們也不要忘記扶保之責。許大人手段雖有些不正,但也是為太子而做,所以二位大人就不要再這樣為難太子了。”如果李綱和於誌寧敢怒斥太子是因為他們是太子師傅,如果太子反駁則是有違尊師之道,怒斥太子屬官是因為屬官隻是中氏族,卻不敢對王圭怎麼樣,原因就在於王圭所屬的太原王氏是自南北對峙以來形成的望族,家族底蘊極高。而且王圭的才名還在他們兩人之上,隻是限於資曆年齡,所以才屈居第三為太子少保。李建成聽了王圭的話,心裏稍微舒服了點,不過他知道,不能把局麵鬧得太僵。李建成微微起身:

“二位師傅,建成出此下策實在是萬不得已,請二位師傅見諒。”李綱和於誌寧一看李建成已經都給了他們台階下,自然不能撕破臉皮。

“太子言重了,臣等隻是盡我等臣子之責而已。太子虛心納諫,是臣等之福,太子若無其他事務,臣等告退。”許敬宗自從被李綱和於誌寧訓斥以後,就覺得自己在太子東宮中的勢力還是單薄了些。‘看來我也應該再拉攏些人來進入這太子東宮了,不然日後連個幫忙話的都沒有。嗯!是該將他請過來了。’

“啟稟太子殿下,臣有一言想向太子言明。”

“哦!許大人,你以往為人做事都大大咧咧的,怎麼現在倒是生分了?”

“臣有罪!臣有一好友,為人足智多謀,若是殿下能將他收入麾下,如同添殿下一翼,本想將他推薦給殿下,最近事情太多所以忘了,請太子寬恕臣失職之罪!”李建成心裏一笑,‘總算把你給逼出來了。’

“哦!是誰?能得到許愛卿的如此的看重,必定有其過人之處,不知道他姓甚名誰,有何過人之處啊?!”

“此人名叫魏征,當年曾經在李密手底下任謀士,屢獻奇謀,隻是當年李密不用他的計策,否則不會被王世充打敗而落得如此境地。”李建成心裏十分讚同許敬宗的法,根據後世曆史學家的考證,李世民當初發動玄武門之變又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魏征屢用奇謀壓迫李世民,使得李世民不得不鋌而走險,對李建成使出殺招。才扳回局麵,而且後來李世民抓住魏征後,聽魏征以前經常勸諫李建成把李世民安排到別的地方去,李世民派人把魏征帶問道:“你為什麼要離間我們兄弟?”魏徵回答:“太子要是按照我的去做,就沒有今日之禍了。”後世常李世民是因為魏征的直率性格而放過他,但李建成覺得如果不是魏征的才幹讓李世民心服,以李世民的性格,絕對不會放過魏征。魏征後來在為李世民穩定皇位和開創盛世發揮了極大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