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第二下旨,命李世民為證討蕭梁的主帥,李世民舉薦河間郡王李孝恭和李靖為副帥,李淵準奏,李建成出班啟奏:
“父皇,兒臣有事啟奏!”
“太子有事請講!”
“啟稟父皇,如今我大唐正值開疆拓土,正式用人之際,各宗族子弟也都躍躍欲試,要為我大唐盡些綿薄之力。兒臣請父皇給他們一些機會,讓他們也多多曆練!”李建成到這裏,大家都以為李建成要推薦的是李元吉,誰知道李建成給了他們一個大大的驚訝:
“兒臣舉薦兒臣的堂弟廬江王李瑗。”一聽到李瑗的名字,在場的眾臣都暗暗的議論紛紛。
“太子真是宅心仁厚啊!沒有舉薦齊王,而是舉薦廬江王。”
“哼!那個李瑗就是個紈絝子弟,他能夠領兵作戰嗎?我看也是一個扶不起的齊王吧!”
“噓!聲點,齊王終歸是皇子。出來不好聽。”李建成沒有在意在場眾多官員的話,他的心裏隻有他與許敬宗在密使商議的情景。
“太子殿下,如今您雖然身為太子,不過相比秦王來,您還是有一大短處。”
“先生請!”
“太子自從被立為世子開始,到正式立為太子之時,卻再也沒有染指兵權,而殿下諸弟尤其是秦王,一直統兵在外,這與當年楊廣。。。。。。”許敬宗故意停頓了一下,李建成明白許敬宗的意思。
“先生,你的意思我明白,可是先生您也知道,自古太子也被稱為副君,一旦權勢過大,恐怕心中不安,父皇複製二弟就是為了牽製我,趙王的心思我猜不透,原本我還想扶植齊王來與秦王大大擂台,誰知道元吉那麼不爭氣,秀寧倒是心中有些向我,但一來她始終是個女孩,二來,世民終歸是她的二哥,讓他在我們兩個中間,也太過殘忍了。”李建成在自己的臣子麵前,一般都喜歡將他們不能的話講出來,這樣也無形中拉近了他與臣子中間的距離。許敬宗臉上露出了讚許的神色。
“太子殿下,如今正好有一個人選可以讓我們將手伸向軍中兒又不引起聖上的懷疑。並且也可以為殿下拉攏些人脈!”
“誰?”
“上次殿下不是跟微臣過,廬江王李瑗殿下已經向您靠攏了嗎?”
“不可!他這個人是出了名的紈絝子弟,在宗室中能力算的上平庸之輩,如果是讓他參與朝政,做些閑散文職也許還能勝任,那軍旅之事可非同可,兵法有雲,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不可!”許敬宗笑了笑:
“殿下隻知其一,不知其有二三呀!如今那李瑗既然已經露出了自己的心跡,太子更該成全,二來,其人平庸,拙於弄權,正可以讓太子遙控,隻要運動得當,其手中的權力皆在殿下手中,而他隻能夠享受富貴,其三,隻要是人,都會有爭強好勝之心欲,殿下如果讓他滿足,一方麵他會更加的效忠陛下,依殿下當日所,那大宗正李神通、河間郡王李孝恭都已經向秦王靠攏,他們都是李氏宗族出類拔萃之人,而李瑗殿下在宗室中資質平庸,若是其他李姓宗親看到一個平庸之人都得到殿下如此重用,則會起到千金買骨的作用,使其他的李氏宗親也必會更加的傾向殿下。”想到這裏,李建成上前一步,更加大聲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