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安嶺知道他們理念錯誤在哪裏了。事實上,國家控投的企業,最適宜的便是事關國有經濟命脈的那些東西,譬如能源、電力、交通、航空、軍工、金融等,至於其他產業,譬如當下看起來非常紅火的紡織業,就特別適合外資以及民營資本進入。
安嶺的現身說法,非常有效果。因為安嶺是成功人士,是在大家眼皮底下掙來的錢,而且看起來資本主義的錢也並不難掙。
上麵答應進行對比試驗,即一批企業繼續保持國家經營,一批企業進行國有控投改製,另一批企業則進行全方位改製,國家要麼占有部分股份要麼全部賣出。
這個過程是非常艱苦的,同時也經曆了多次反複。
好在冰山一角,終於破開了航道。
真要說起來,經濟的東西也不太難,隻要找對了路徑,那效果也是一天一個樣。不隻是安嶺的“當代經濟研究所”,就是全國的經濟專家,都在對經濟進行研究。
最後大家形成了一個共識:企業於社會中的作用,主要在於三點:一是提供質優價廉之產品,滿足人民需要;二是國家稅收,為公共事務積累資金;三是解決就業,人們安居樂業。
至於企業利潤,當然該有,但那不應該是國家或政府去操心的,而應該是企業本身去操心,企業的存在與否,應該遵循優勝劣汰之經濟規律。
……
俱往矣,那些英雄事跡,大多隱藏於曆史的塵煙。隻有華夏最頂級的秘密裏,才有當年一些關鍵時刻,安嶺同誌所做的貢獻。
站在21世紀20年代的風口,安嶺自豪地說,他無愧於自己的夢境,他無愧於自己的祖國。
後世人們所詬病的一些東西,在這個平行時空,情況要麼好轉要麼根本就不存在。
先說農民,這個安嶺最關心的群體。平行時空發展到2000年,華夏的城市化率就超過了50%,農村再也沒那麼多鋼筋水泥垃圾建築,但農村卻更加做到了老有所養;原時空,農村年滿65歲老人的低保,一直在60元/月的標準浮動。
平行時空,農村老人,不管有沒有子女,從2000年起,都一律享受300元的養老補助,而且這個數字,每年都以6%-10%的速度增長,真正做到了老有所養。老人,不再是農民的負擔。
進城打工,隻要有租房證明,其子女就學一律實行就地管理,哪個地方以各種理由拒收農民工子女,哪個地方的教育局局長就地撤職,校長就地免職;任何人都不得歧視農民工子女。
農民工“五險一金”,以省為單位由政府直接向企業征收,每個農民工的社保卡連同身份證號碼,就是他安身立命之本!誰敢無視政府規定,企業立即重罰,官員立即免職。
與之配套的醫療保障,完全實現了兩條腿走路,即國家對公民基本醫療的保障,以及根據市場價格浮動的非國有醫院,特別強調,後者不得成為部門撈錢的代表。
所有政府及政府組成部門,不得向企業亂收任何一分錢。但凡收錢的項目,必須經過地方人大立法表決,並且做到專賬、專款、專用。
嚴厲打擊挪用教育經費、扶貧款的行為。1987年起,但凡縣政府辦公場所比學校漂亮的,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就地免職;但凡有貧困人口餓死的,生病無人理的等人道災難,相關領導就地免職。
大學也在擴招,但不像原時空那麼猛烈,而是循序漸進。改革教育考核標準,理工農醫類考生,必須加考一科技能分,相關動手能力不合格,不能進入相應大學讀書;文科考生加強對傳統文化的考核以及應用寫作的考核,沒相關能力同樣不能進入大學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