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奎推遲到:“多謝皇上抬愛,隻是李某人理想沒有那麼遠大,李某人隻想做一隻燕雀,而非鴻鵠,並不想在京師做官,所以,皇上的好意,李某人心領了,但是,李某人還是想留在唐州,留在家鄉。”
皇上說道:“唐州那裏有兩位劉將軍,之後,也會有一輩輩的青年才俊,你無需記掛。在這裏呢,朕知道,你對無雙是忠心耿耿的,無雙現在人在這裏,又不能回唐州,你若是留在京城,也可以經常見到無雙,有什麼事情,也可以保護無雙,李將軍,你考慮一下。”
我也說道:“李將軍,其實你是有引領百萬雄師的才華的,不應該屈居在唐州那個小地方。我知道,唐州是你的故鄉,你對唐州有很深厚的感情,但是,我如今是你的主子,你也希望留在我的身邊,所以,你不如就進京做官,唐州就交給劉將軍,他一定能夠將唐州打理得很好。”
李亦奎皺著眉頭,似乎是在考慮,我們也都不再說話,就等著他的答複。其實,我是真的希望他能夠答應。皇上身邊的這一批老臣,很多賢臣都要告老還鄉了,剩下的很多年輕一些的,就害怕他們對新皇帝有些不服。既然登基,就要選一個文臣,一個武將,作為文武之首,必須是自己的心腹才好。李亦奎江湖地位也高,功夫也好,領兵能力也強,他要是願意輔佐阿靖,確實是最好的。其實,李綜,李維兩位將軍也很好,可是,邊關離不開人,總是要想那樣忠心耿耿的人去鎮守邊關才行。
半晌,李亦奎回答道:“既然主子要求,老臣也不便推辭。隻是,皇上,老臣有幾個要求,不知道皇上是否答應。”
皇上說道:“李將軍。但說無妨。\"
李亦奎說道:“首先,老臣入朝為官,最多隻做四五年,太久了,老臣不做。”
皇上說道:“可以,四五年之後,李將軍可以為阿靖培養出一批新的將軍,到時候,李將軍想走想留,全憑李將軍的意願。”
李亦奎說道:“好。第二條,老臣希望可以和唐州保持書信往來,但是,希望皇上不要覺得老臣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皇上說道:“李將軍,你就放心吧,朕一定會諒解你的思鄉之情的。”
李亦奎說道:“三,老臣希望可以經常見到主子,向主子彙報唐州的情況。另外,若是主子外出,老臣會第一時間保護主子,而非太子殿下。”
皇上說道:“無雙畢竟是宮妃,你要經常見她,不太合規矩。但是,念在你們屬於情況特殊,一個月可見一次。至於你要第一時間保護無雙,沒問題,就算你不第一時間保護無雙,阿靖自己也會第一時間保護無雙的。”
李亦奎說道:“好了,臣的三個心願都滿足了,多謝皇上聖恩。”
皇上說道:“祭天就定在明天。李將軍,你就陪同太子和太子妃一起去吧。到時候,秦太傅也會一起去的。等到阿靖回來,朕就宣布退位,讓阿靖登基。”
阿靖說道:“父皇,你這些年治理大楚,所有百姓都很敬仰您,為什麼您要這麼早就退位呢?”
皇上歎了一口氣,說道:“朕覺得自己實在是太累了。現在想要休息了,所以,這個天下就提早交給你了。阿靖,你這些年在百姓之中樹立起來的威望,並不會比朕差,朕相信,你會是一個比朕更加合格的皇帝。朕把這天下交給你,也就放心了。朕打算像大臣那樣,告老還鄉,等到朕不當皇帝之後,就帶著身邊的蘇公公,還有一些親信去雲遊四海,等到朕走不動了,就回來宮裏,等著你和無雙孝敬朕。”
皇上這個位子,高不勝寒,看來大家都是有些厭倦的。確實啊,那個位置,尤其是像皇上,就連最愛的女人都死了,連一個交心的人都沒有,隻能夠自己一個人孤獨,孤寂,自然就更加可怕。就算是阿靖有我陪伴,也都是隻願意在位二十年,之後就要將這天下交給銘禹。
阿靖說道:“父皇的意願和兒臣類似。不瞞父皇,這天下,兒臣隻願意做主二十年,之後,兒臣就要全部交給銘禹了,兒臣就要帶著無雙,雲遊四海,遊曆名山大川,過一些閑雲野鶴的生活。”
皇上笑道:“你比朕幸運,起碼,你的身邊還有你最愛的人。很多人都在爭奪皇位,其實,站得越高,責任越重,這個位置有什麼好的?根本就是枷鎖。要不是為了天下的百姓,朕也不願意當什麼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