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兵指豫徐 第四百一十二章 進軍沙羨(1 / 2)

劉磐獻上蔡和頭顱,而許褚則趙姓副將的頭顱送到堂內。五千蔡和大軍,被殲近兩千人,剩下的全部棄械向呂軍投降。

呂布扶起單膝跪立的劉磐,持其手進入大堂道:“劉中郎,此次多虧你,才能如此不費吹灰之力的拿下蔡和的五千大軍。隨我一起入內,先飲上一杯慶功酒。”

劉磐語氣謙恭道:“此次如此順利,是因為諸葛先生謀劃得當,算無遺策。自始而終沒讓蔡和等人有任何懷疑的地方。屬下的那點微末功勞,實不足提。”

呂布笑道:“之前聽聞劉磐少將軍性格剛強,英勇善戰,說話素來幹脆。卻不曾想,今日一見,才發現世人是何等的誤解少將軍。你不僅隻是英勇善戰,就這謙恭的性格,也足以令人敬服。”

旁邊的諸葛亮笑道:“主公所言極是。劉少將軍,不僅是一勇將,更是一良將。指揮士卒方麵,亦有不少可取之處。”

劉磐臉色感動,拱手道:“多謝將軍和諸葛先生稱讚。”

遠處傳來一陣躁動,是黃忠在陳宮的陪同之下,跨步入內。陳宮向前,向呂布拱手道:“主公,在擊破蔡和大軍之後,大部蔡軍士卒向北而逃,一時戰線吃緊。要不是黃中郎及時出兵相援,此次未必能全殲蔡軍。”

呂布點了點頭,向黃忠道:“黃中郎之勇,之智,天下知名。今日,呂布幸而得汝,遠勝數萬之軍。”

黃忠拱了拱手,沒有說話。劉磐為長沙城主將,他雖然最後聽從了劉磐的意見,將長沙城獻於呂布,但自始而終都覺得呂布這次是趁人之危,對他沒有太多好感。他今夜出兵,也僅是盡自己的一點本分,和是否要歸從呂布沒有任何關係。

呂布看黃忠的樣子,知道想要讓他徹底歸服肯定還需耗費一點時間。他暗自歎了一口氣,也不再多說,回首攜劉磐一起向廳內走去。

呂布坐於主座,陳宮和劉磐分左左右。劉磐座次還在諸葛亮、許褚等人之前,這是呂布對劉磐的恩寵,欲以此徹底拉攏於他。

在宴席開始之前,兩名士卒壓著韓玄走上前來。他本為長沙太守,在劉磐決定讓出長沙之時,他沒有同意,便被劉磐軟禁了起來。後來,又被他們押到了州陵城中,欲以他分離荊州軍之心。但沒想到,擊破蔡瑁會如此容易,自也再用不上他了。此刻,他已經知道了蔡和兵敗的消息,他麵帶悲戚,望向劉磐的臉上卻滿是悲憤。

劉磐感覺有點對不起他,垂頭不語,臉色難看。

呂布一揮手,一名衛士上前解開了綁縛韓玄的繩索。“韓太守,我心中一直有個疑問,還希望你能幫我解惑?”

韓玄看了看呂布,沒有說話。

“蔡和為背主之人,將劉荊州十數年之基業全然獻於曹操。你此刻不歸降於我,所忠的,是昔日舊主劉景升,還是荊州新貴蔡和,抑或是從許都緊急趕來的曹操?”

韓玄冷哼一聲道:“不管忠於誰,隻要不忠於你呂布就行了。”

“這又是為何,你為何就不能忠於我?”

韓玄沉默了一會道:“呂鎮東,韓某為一郡太守,所做不過為護一地百姓福祉。自黃巾之亂始,天下動蕩,百姓流離失所。昔日,劉景升鎮守荊州,不爭勢,不奪地,隻護荊州一地安穩,是在下敬仰之人。而今日,曹操擊破袁氏,為天下第一諸侯,讓九州再次統一指日可待。蔡和將荊州獻於曹操,本是借勢而為,雖有不忠之名,本無過錯。而汝和劉備,心懷稱霸之誌,為一己之利出兵荊州。讓本可一直安穩下去的荊州再次陷入動亂之中,難道不應該有所愧疚嗎?這就是我為何不能忠於你的原因。”

呂布點了點頭道:“你說的倒是有幾分道理。但曹操南下,那些忠於劉景升的官吏百姓不是亦會抵抗嗎?荊州那時不是一樣陷入動亂之中嗎?難道你以為所有人都像你一樣,全然支持曹操。”

韓玄歎了一口氣道:“那些抵抗的人,就如土牆瓦壘,瞬間就會被曹公所吞。荊州為天下一隅,本就屬於朝廷,曹操以朝廷名義收取回去,荊州有什麼理由拒絕。”

“脅迫天下,號令諸侯,他的命令就一定代表朝廷所為嗎?”陳宮忍受不住,出聲怒斥。

“陳先生,你追求的是浩然之義。所以,你明知道曹操是一代雄主,但在他無故殺死邊讓之後,仍然舉兵叛他。但我追求卻沒有那麼多,隻是想護持一地的平穩。上麵說曹操屬於朝廷,僅是我願意支持他的一方麵原因。而最主要的是,他的力量夠強,將來拿下整個天下的可能性最大。如果歸順您或者劉備,你們遲早要被他所敗,長沙難免再次遭受兵災之苦。長沙百姓跟著曹操遠比跟著你或者劉備更有前途,更能免遭戰亂之苦。這才是我願意將長沙獻給曹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