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河州亂楚生建議
馮正業的提前退休給臨河政法係統,乃至河州政法係統都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和影響,一時間各種說法眾說紛紜,其中就有人站在政治的高度,提出了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說在現行體製下,馮正業的做法無疑是一種反叛,是下級對上級權力的挑戰,無論站在哪個角度來講,都是決不允許的。如果任由這種風氣蔓延,黨的威信何在,黨的執政何以體現。
體製內的人都知道,這是反話正說,意思其實是要說,為了維護黨的威信和執政地位,馮正業有今天的下場有其曆史的必然性。無形中是對現行體製的一種尖銳諷刺。
因此市委此次對全市政法係統一把手,特別的法院和檢察院一把手的大範圍調整,就被打上了政治烙印。甚至有人私下裏說,此次人事調整是全市各縣、市、區書記經過共同討論的通過結果。目的就是要打壓全市政法係統主要領導不聽招呼的毛病。還說,市委書記王奇雲在會上大為光火,點名批評臨河市委書記王建臣無能,說臨河市委如果連檢察院都領導不了,不如回家抱孩子去。
消息一出,河州上下一片嘩然,一時間權法討論蔚然成風,說法紛紜,有人說就應該如此,要不然還談什麼執政地位,也有人說,這是對法律和人民權利的戕害和滅絕。各縣市區的檢察長、法院院長卻無心參與這樣的討論中,他們不得不亦步亦趨,小心翼翼,唯恐出點問題被提前退休。
這些事情傳來傳去就傳到了市委書記王奇雲的耳朵裏。王奇雲已經五十開外,向來以老成持重著稱,聽了之後,一個人在辦公室整整憋了一下午,怎麼也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種地步。捫心自問,腐敗問題在全世界都是通病,跟哪個政黨領導幾乎沒有任何關係,為什麼在河州就變成這個樣子呢。更何況,關於臨河的問題,自己也沒有橫加幹涉,下麵的這些人為什麼藥這麼說呢。如果任由這種風氣繼續蔓延下去,今後整個河州地區的司法獨立將會受到嚴重的威脅。
那麼這些話又是誰傳出去的呢。市委確實在臨河問題上召開了一次專門的主題會議,但內容與傳言完全相反,自己在會上的講話內容也跟傳言完全不符。自己是要求全市各縣市區引以為戒,保障地方檢察院、法院的司法獨立。可為什麼精神傳達下去後,就走了樣,會是一個恰恰相反說法呢。
於是,王奇雲就把市中院檢察長鍾楚生叫到自己的辦公室,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鍾楚生愣了一下,無奈笑道:“王書記,這種事情好像不應該問我吧。馮正業把閆崇嶽抓起來,要放在過去可就是以下犯上,而且取得了成功。你想想,咱們這些市縣區的書記們,難道就不擔心這種事情會哪一天輪到自己頭上?所以我說他們這叫防患於未然。”
其實這一節,王奇雲也想到了,隻是不明白下麵的人為什麼會那麼相信這些謠傳,而對市委表彰林和檢察院的文件視而不見,就點了點頭道:“你說的有一定道理,但市委已經公開表彰了臨河檢察院的同誌,為什麼他們還要相信謠傳呢。”
鍾楚生不好再說什麼了,總不能說,這是長期以來地方官員言行不一的結果吧,隻好攤了攤手道:“王書記,你這可是給我出了個難題。”又一想接著道:“不過我倒是有個補救的辦法。”
“什麼辦法?”王奇雲迫切問道。
鍾楚生斟酌道:“正業同誌主動提出辭職,已經是既成事實,不可能更改了。我覺得下麵之所以會有這麼多議論,除了馮正業的問題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王奇雲往大班椅裏靠了靠,笑看著鍾楚生問道:“什麼原因?”
鍾楚生思慮片刻道:“其實此次破獲閆崇嶽案中,還有一個起了很大作用的功臣,卻沒能得到臨河市委的表彰。這一點肯定會影響到下麵一些幹部思想。”
“你是說李子明吧。”王奇雲一下子就猜中了鍾楚生的心思,又疑惑問道:“你們中院不是已經給了李子明一個位置了嗎。偵查二科科長,這難道不算嗎。”
鍾楚生嘿笑了一下道:“位置是給了,可在臨河市委下發的表彰文件中並沒有李子明的名字。這難道不是王建臣在玩技術手段嗎?”
王奇雲一擺手道:“老夥計,我覺得你想的太多了。王書記的為人我還是比較了解的,心理不會那麼陰暗。”
鍾楚生馬上反駁道:“可他為什麼不對李子明進行表彰呢。據我所知,李子明在此次偵破閆崇嶽案中可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如果不是他,看守所所長葛書文可能就被閆崇嶽指示趙俊奇槍殺了。要想破獲此案,我們恐怕就要費更大的周章。而且,李子明還為此挨了一槍,這難道還不值得表彰嗎。如果他王建臣沒有什麼私心雜念,為什麼對這麼好的幹部不表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