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四強賽直接臥倒
發生這樣的意外,李晉民的家裏人豈肯放過那位肇事司機,七手八腳就把那年輕人打了個滿身滿臉的血,要不是交警隊的民警及時趕到,予以製止,那年輕人被打死的可能都有。
悲劇就這樣在無聲無息間,突然就發生了,誰也事先無法預料。正當壯年的李晉民可是家裏的頂梁柱,李晉民一死,這個家的天就塌了下來。把李晉民的屍體從醫院拉回來後,李晉民愛人幾次都哭死了過去。母親直接被拉近了醫院,一向還算硬朗的老父親也一下子就有了垂暮之色,似乎死神正在向他招手。還在上大學的兒子,連夜從省城趕了回來,趴在父親的屍體上痛哭了半天上,隨後又是母子二人抱頭痛哭。其淒婉情景,叫人無法直視。
然而對於臨河市委而言,李晉民的死似乎並沒有引起多麼強烈的震動。市委書記王建臣甚至都沒有過去看一眼。當然這裏麵也有一些客觀原因,因為吳衛軍的被殺,王建臣這段時間不得不不斷應付各路記者和領導,也是心力交瘁。另外李晉民跟吳衛軍一樣是正科級幹部,但李晉民的死畢竟隻是個意外,不影響整個臨河的大局,也不會對臨河的形象造成負麵影響,更不會有來自輿論和上級領導的壓力。
此情此景,閆崇嶽不失時機地放起了涼腔,說什麼李晉民的死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或許還可以讓臨河的這潭水再盤活一次。
閆崇嶽的這番話很有深意,體製以外的人感到的或許隻是世態炎涼和人情冷漠。體製內的同誌,聽出來的卻是另一番滋味。
李晉民死了,位置騰出來了。李晉民盡管是市委辦副主任,但黨口幹部,比政府口自然要高半個級別,享受的是正科級待遇。而市委辦主任的職務一直在交叉任職中由市政府常務副市長秦世偉兼任。秦世偉作為常務副市長自然不便過分過問市委的事情,所以李晉民這個市委辦副主任,實際上是掛著副職的銜拿著正職的權,對廣大想進步的同誌而言無疑是個肥缺。
既然是肥缺那就要充分發揮好他肥缺的作用,更何況論資排輩,盯上這個位置的並不是一個兩個同誌,那就來個優中再擇優,先從局部委中考慮,組織部副部長願意過去,那就讓組織部副部長過去。那麼組織部副部長的位置又出現了空缺,再從下一撥中賽選,文體局局長年輕有為想上進,那就頂上去。文體局局長的位置又空了下來。
市局單位總要比在下麵鄉鎮受苦受累強,羅灣鎮黨委書記年齡大了,想回市裏享清閑。好吧,文體局沒什麼具體工作,正好是個清閑單位,那就去吧。
由此羅灣鎮黨委書記怎麼辦,繼續從一類鄉鎮的鄉鎮黨委書記中考慮。當然羅灣鎮鎮長不能考慮,別的鄉鎮長也不能考慮,就算是城關鎮鎮長也不行,要上羅灣鎮黨委書記,你起碼要在鄉鎮黨委書記的位置上才行。這就叫排隊,沒輪到你的時候,你不能亂擠,更不能插隊,除非你有特殊原因或者特殊關係。
就這樣一個輪一個,一個排一個,全市三分一以上的幹部會從中“獲益”。李晉民的死便無形中促成了一次全縣幹部大調整。對於王建臣而言,這無疑是樹立自己威信的大好事。所以閆崇嶽才會說,李晉民的死,可以讓臨河這潭水再盤活一次。
當然,閆崇嶽所謂的盤活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其實對於一個地方而言,幹部調整是非常重要的。有句話說出來不雅,但卻是不爭的實事:帶兵如養狗,必須時常帶出去轉轉,這樣的兵才會對你忠誠,才會有戰鬥力。如果你讓他在一個地方不挪窩,時間長了就會出現窩子班,裙帶局,讓你針插不進水潑不進,根本指揮不動。
李晉民的死,在鬧騰了一夜之後,便風平浪靜了。當然了,人走茶涼也不能涼的太快,市委秘書長焦得祿還是在第二天早上匆忙成立了個治喪委員會,讓有關人員跟李晉民家裏人商量著辦。
次日早上,也就是農曆臘月十八這一天,臨河市跤羊比賽的四強賽依舊轟轟烈烈地按時拉開了帷幕。隻是在會場上少了為此忙活了大半個月的李晉民。
市中心廣場依舊是彩旗飄蕩,彩條漂浮,一片熱鬧祥和的氣氛。河州市政法委書記田慕平同誌昨天觀看完比賽後就打道回府了,所以盡管是最為激烈的四強賽,奪冠賽,市委書記王建臣和市長魏亞楠也都沒有來參加。市委秘書長焦得祿主持,文體局的同誌唱了主角。
能闖入四強賽,對於檢察院而言可是件稀罕事,所以今天檢察院的同誌齊刷刷地來了二三十號人,都是給李子明呐喊助威的。大家當然希望李子明能給檢察院創造一個奇跡,就算拿不下冠軍,也闖進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