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書回到田府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隻見大廳裏,田智榮、小月與龍亦菲三人正神情焦急的等他回來,直看到他安全回來,三人才放下心來,舒展開緊縮的眉頭,迎了上去。
趙青書簡單和幾人說了下在青山見阿埋的經過,讓田智榮十分擔心。他尤其擔心的是,趙青書少盟主的身份已經暴露,以後不能再經常在西北呆著,那裏沒有逍遙盟的保護,對他的安全十分不利,就是在京城也將行不不便。於是,他一再勸說趙青書別再回西北軍營,送信的事情隻要安排盟內的人去辦就好。
趙青書並不以為然,他堅持一定要將章谘托付自己的事情辦好,以後的事情再做打算。看到他態度堅決,田智榮不由得心急,他此刻期望杭州的陳誌成能早點到京城,這樣也好幫著自己一起勸說少盟主留下。同時,他趕緊吩咐人去洛陽請朱嘯天過來,一是參加兩天後營救龍建南的行動,另外最為重要的是一起勸說趙青書。
過了好一會兒,沉靜中趙青書發現陳宣偉也在這裏,田智榮不情願的對陳宣偉示意。他才拿出下午收到宰相那邊送給給趙青書的書信,打開一看原來正是章淳寫的,信裏告訴趙青書,西北軍務之事已在辦理,隻待奏折高太後批閱之後,便可以成行,趙青書隻要再稍等幾日,就可以完全辦好,到時他會再聯係趙青書,寫好書信讓他帶回西北,麵見章谘。
看完書信,趙青書知道自己在京城的時日不多,此刻他不禁擔心一個人在京城的李夢瑤,隻有阿埋一人護衛的她,是否能從容麵對京城的風險。思念至此,他便不再猶豫,立即決定在清明的時候去青山見她。清明就是明天,他要在見到她時,把她的一切安頓好,自己才能放心的離開。
田智榮本來還想繼續勸說趙青書,但見他心意堅決,知道多說無用,便也不再繼續,幾人聊了一會,便各自回房休息。臨去睡前,趙青書吩咐小月明天陪他一起去青山,明日清明他也要和小月一起,去祭奠一下父母,畢竟這是他們兄妹相認的第一個清明,他要讓泉下的父母有知,一切安心。
來到京城這麼多日,趙青書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這一夜睡得踏實無比,隻是在夢見李夢瑤時,他總是看到她背向自己的身影,好像隨時就離開自己似的,這讓他非常著急,想再去擁抱她,卻總是接觸不到,這讓一早起來的他,茫然所思,失落無比。
第二天一大早,田智榮就給二人準備好了紙錢等祭奠物品,大宋的祭奠紙錢並不要全部燒掉,而是把一串串的紙錢掛在柳樹上,憑空去悼念故人,留下一部分在柳樹下燒給故人。悼念者燒完紙錢,在掛滿紙錢的樹下,把酒相聚,欣賞春光。於是,在大宋清明是一個祭奠先人的節日,也是一個家人、朋友相聚的節日,甚至是單身男女在春天裏約會、相見的節日。
趙青書與小月收拾妥當,便提著紙錢與祭奠物品,騎馬出城。清明的時節,一向是淫雨霏霏,但奇怪的是今天卻是個晴天,一早的城門早擠滿了出城的人,這些都是去野外祭奠先人的京城百姓。
兩人一路疾馳,很快便到了青山腳下下馬,一旁跟隨逍遙盟的人接過馬韁,兩人提著東西,便緩步上山。青山他們已經來過幾次,對這裏已很是熟悉,等他們走到半山腰的涼亭時,發現李夢瑤已經到達這裏,阿埋正在一旁陪著,等著趙青書的到來。
二人相見,立即心潮澎湃,但由於小月與阿埋在一旁,便都表現的非常矜持,隻是用熾烈的眼神飽含深情的看著對方。小月一看兩人這樣,示意阿埋和她一起走開,去一旁的柳樹林裏掛紙錢。看到他們走進樹林,李夢瑤再也忍不住,一下子撲進趙青書懷裏,嘴裏卻不停的訴說自己的相思之苦。
趙青書擁抱著他,手撫摸著她的後背,心裏像潮水似的洶湧開來。此時,在涼風習習的涼亭裏,他們忘卻了自己的處境,他們也不在乎什麼朝廷,江湖與仇恨,他們就想這樣緊緊的擁抱住對方,哪怕天塌下來,也不想分開。
許久過去,李夢瑤從他懷裏抬起頭,用她明亮秀麗的眼睛看著他說:“趙郎,你為什麼不願意隨我去西夏!”
聽到她這樣問,趙青書不無感慨,隻是輕輕的說道:“我還有很多事沒有處理,我離開不逍遙盟,也離不開中原!”
趙青書這樣的回答並不能讓她滿意,但她知道,每一個男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這是她不能阻礙的,想到自己很多事情根本不能主宰,隻能任由皇後沒藏氏擺弄,不由得心疼的讓自己不知如何是好,她把趙青書抱得更緊,輕輕的說:“不管有什麼事,我都等你,但你一定不能讓我等得太久,我怕……”
她剛想說自己的身不由己,但停住了。她愛這個男人卻不能把自己的一切告訴他,尤其是自己麵對皇後的無奈。但她又很怕,怕自己這次如果再回到西夏,一切都難以控製,甚至想見趙青書一眼都難以實現,這也是為什麼她要趙青書加入西夏,輔佐自己的弟弟,那樣他們就可以減少很多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