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出來的居然也是一句古城鎮的土話,她聽得懂單思華所的家鄉話。
管婦女出的這句古城土話聲音很低,單思華聽來,卻不亞於是一句驚霹靂,中文他耳朵邊徘徊,反複回響。
啊,難道這個賣菜的婦女,真的是多年前離開家鄉的媽媽?
單思華的腦海再次陷入一片空白,他仿佛感覺自己的身心正往一個無底的深淵迅速下沉,又像是掉進一個無邊的泥潭,看不到岸。
幾乎同一時間,早已走到單思華跟前的春仔和阿格異口同聲地問道:“華哥,你們什麼?是不是你的家鄉話?”
春仔和阿格的提問讓單思華的神經猛地一怔,意識開始複蘇。剛才自己故意用家鄉話提問,是想試探這個酷似媽媽的婦女能不能聽得懂。沒想到這個婦女隨即用家鄉話反問了自己一句,足以證明,這個婦女完全聽得懂自己的家鄉話。
婦女的這一句“你是哪個”徹底打消了單思華僅存的一絲僥幸心理,既然她能夠聽懂自己的土話,也就證明她應該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媽媽。
既聽得懂自己的家鄉土話,又長得和媽媽一模一樣,年齡也對得上,不是媽媽還會是誰?
排除了各種不可能因素後,單思華的心裏突然湧上一股令人窒息的激動。他沒有回答春仔和阿格的疑問,像一個木偶一樣,機械地取下鼻梁上的深色墨鏡,繼續用家鄉土話對婦女試探道:“你看我像哪個?”
單思華取下墨鏡的第一時間,婦女的臉上表現出一絲驚喜。當她昏花的老眼和單思華炯炯有神的目光碰上的那一刻,她的瞳孔一下子放大了好幾倍,嘴裏喃喃地吐出了兩個字“華倌”。
隨著“華倌”兩個字從婦女的嘴裏冒出,單思華隻感到鼻子一陣酸,努力克製著自己悲喜交加的心情,激動地喊了一聲“媽媽”。
能夠異地他鄉和分別多年的媽媽不期而遇,這讓單思華感到分外的驚喜,令他感到悲哀的是,媽媽竟然淪落到菜市場賣菜的地步,可見她的生活是怎樣的不堪。
單思華三個人進來的時候,因為都戴著墨鏡,又穿著時髦,自然吸引了眾多攤販的眼睛。隨後看到單思華三人蔬菜攤前站定,是吸引了一些人駐足圍觀。這會兒聽到單思華叫出一聲“媽媽”,頓時惹得圍觀的人群出一陣唏噓的言論。
前麵單思華和婦女所的幾句話,大家並不是聽得很懂,但是“媽媽”這個詞各地的方言,音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大家聽得非常清楚,才會出那種唏噓的言論。
特別是春仔和阿格,聽到這聲“媽媽”,是丈二尺高的和尚,摸不著頭腦,茫然地看著單思華的臉,像看著一個外星人一樣。
為什麼單思華聽到那句“華倌”的時候,會情不自禁地叫了一聲“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