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誠語塞。
大約是知道陳誠說不出什麼,戴笠繼續道:“就在昨天,何部長還曾跟我說起一個辦法——”
“他居然有辦法?”陳誠一愣,這種力量對比之下,還能想得出應對辦法,這個何敬之,還真有兩下子。隻是……沒聽說他有這方麵的才能啊。
“他說,不能力敵,不妨智取。”
“怎麼個智取法?”
“如果那些未來人一定要把我們趕下台的話,我們就不妨如他們所願好了。”
“何應欽他……打得什麼主意?”陳誠怒了,“這是國黨黨員該說的話麼?”
戴笠看了陳誠一眼:“何總長的意思,是想要把整個中國都作為包袱和麻煩,丟給****,同時我們要牢牢把握住全國的金融命脈。那些****在軍事上確實是有了強援,但是在經濟上,中國這麼大的體量,這麼多的窟窿,想要補上任何一個都不是容易的事,即使是有未來的中國幫忙也是如此。”
“這……”
“執政黨其實是個比較尷尬的地位,做得好無功,做不好有罪,特別是在中國,在地方實力派係林立的情況下,執政黨基本享受不到做為執政黨的好處,反而動輒得咎。過去我們就是吃了這個虧,一邊費心費力做事,一邊被人橫挑鼻子豎挑眼,如果我們能把這個包袱扔給****,那麼我們進退之間就從容得多了。”
“……”
“而且****人少,過去蝟集一處,能形成強力的政權,現在我們主動讓賢,他們不得不接手我們的地盤,人手就攤薄了,我們很容易就能把他們架空,如果再發動我們在地方上的人,暗中給他們找些事情做,他們就什麼政令都別想執行下去。”
“至於軍隊這方麵,****肯定想要整編我們的軍隊;不過在短時間內,也肯定是做不到的,我們就利用好這段時間,要求他們給我們的部隊發糧發餉發槍。他們既然擔起了中央的名義,那就不能不理會部隊的要求,特別是在眼下抗戰的局麵下,他們更無法拒絕,如果他們願意當冤大頭,我們就老實不客氣地收下;如果他們不發,我們就發動部隊鬧糧鬧餉。總之,就是盡量消耗他們的實力,同時加強我們的實力,等到最後對決來臨的時候,我們會更有勝算。”
————
(P.S:牽強附會:舊中國黑暗沉鬱,所以我們需要“矛”主席來撕裂這一片黑暗的天空;等到我們能以一個比較平等的姿態出現在世界上,我們就需要一個“盾”小平(四川話“鄧”“盾”同音)來保護自己。凱申公號稱運輸大隊長,所以他無論派多少兵過來,都是在“獎”我們,常夫人一家也因此不得不“送”掉了江山^-^
P.S2:試探接觸到此暫停,明天開始,轉回上卷更新)
陳誠還沒有對何應欽這一“妙計”做出什麼評述,就聽戴笠歎了口氣:“雖然說明知道痿黿長不會同意何部長的打算,我還是覺得,這個打算其實還是很合理的——不過那是在今天之前,在看了那些未來人的生產能力之後,我才發現,這根本是癡人說夢嘛。”
陳誠也一時無語:那些人透露出來的生產能力,比如10億噸鋼鐵,20億噸水泥,30億噸原煤什麼的,這些東西聽起來嚇死人,不過跟國府的關係其實不大,民國是個農業國,用不著那些東西(42年43年間,四川重慶地區的鋼鐵廠大量倒閉。打仗的時候鋼鐵行業居然會不景氣,也算天下奇聞了。不過這裏不是要黑國府的重工業政策,而是要說明舊中國確實不需要這麼多鋼鐵,這些鋼鐵廠大量倒閉原因有很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鋼鐵產量“大”,產品賣不出去,那麼當時國府的鋼鐵產量是多少呢?抗戰八年,國統區總共生產鐵42萬噸,鋼4.5萬噸)。
但是5000噸白銀,500噸黃金的年產量,這些卻是在民國也能用得上的;特別是黃金,年產500噸啊,折合1600萬兩,想想就讓人流口水(1911年民國初年,黃金產量48萬兩,約合15噸(一說18噸),這個記錄一直保持到1976年)。這邊的****完全可以向未來中國借貸黃金,甚至直接引入黃金生產技術應用到國內礦區,隻要能達到未來中國十分之一的生產能力,黃金年產就能達到160萬兩,有這麼多錢,還有什麼窟窿補不上的(要知道49年常凱申轉進台灣,帶過去國庫的幾乎全部黃金,但是這些黃金有多少呢?約合280萬兩)?陳誠甚至在想,是不是要求未來中國提供黃金生產技術,這樣可以在短時間裏加強國府的經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