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亂用重典,這一原則,在湘軍的將領身上,體現得特別明顯,曾國荃濫殺,曾國藩剃頭,左宗棠在西北平叛時,也極力地複仇。現在,這些人的凶狠暴力,反倒成為羅陽看重的優點,因為,對待叢林時代的列強,這是必須的。
左宗棠為援台海軍司令員,兼任台灣軍事。
在華夏天國成立以後,台灣的事務就交給兩個人來治理,一是太平軍的舊將擔任台灣道,一是前清的將領劉銘傳為警備司令,反正,以各種人物融合治國是必然的,劉銘傳為台灣主將,是羅陽看重他在曆史上的名聲還算可以。正因為如此,劉在台灣堅持抗日,利用很差的武器和很少的兵力,能夠抵抗住日軍,還算行。
因為中國國防的任務很重,羅陽有意地強化四大軍區的部隊,北京,南京,上海,廣州,采用現代化的武器,而邊疆和內地的很多地方部隊,裝備還是很差的。這是財力不足造成。
左宗棠以四艘戰列艦,八艘巡洋艦的規模,攜帶八艘炮艇,四艘補給戰艦,浩浩蕩蕩地朝著台灣開去,對於日軍,羅陽通過自己的情報網,已經有清楚地了解,所以,左宗棠得到了指示的電報,增強了信心。
“就他娘的這樣的破兵也敢侵擾我堂堂正正的華夏天國?”左宗棠站在戰列艦隊的艦橋上,覺得不可思議:“倭國人實在是井底之蛙,不知道天地啊。”
經過五天時間,中國的東海艦隊抵達了台灣,隨即來到了日軍的登陸之處,已經有中國沿海的漁民來引導方向,指示地點,中國東海艦隊浩浩蕩蕩直取目標地。
日軍的艦隊,其實很差,還是普通的商船改造的四艘戰艦,兩艘購買西方的巡洋艦,最大的排水量也就兩千噸,上麵有大炮三十門,口徑75毫米,就這,把小倭國都拽得跟鼻子裏查了大蔥似的。
中國艦隊逐漸逼近了日艦隊,看清了敵人,而日本艦隊也看清了中國艦隊,反正,那艦隊的桅頂上,國旗和軍旗飄揚得厲害,誰都能看清楚。
日本艦隊有些慌亂,畢竟在人家的一畝三分地兒,他們立刻掉轉了方向,擺出了戰鬥的架勢。
六艘日本戰艦,氣勢洶洶的,看到中國艦隊還在繼續逼近,其司令官村上井明一聲大喝,整個艦隊就朝著中國戰艦衝去。
因為遠處看不清中國戰艦多大個兒,日本官兵很牛叉,可是到了跟前以後,日本官兵就倒吸一口冷氣,暗暗吃驚。
繳獲自英法的萬噸戰列艦兩艘呢,在前麵做為旗艦,分成兩路包圍,六艘在左,六艘在右,另有炮艇若幹。逐漸逼近,進入了射程,立刻開炮轟擊。日軍戰艦瀕臨海岸線,背陸而戰,這是海軍,和陸軍背水決戰的效果是一樣的。所以,日軍官兵的勇敢和絕死信心是無庸俗置疑的。}“天皇萬歲!”“布國威於四方!”“大日本帝國萬歲!”
中國軍隊也沒有放鬆警惕,執政官大人說過,日軍非常凶殘,必須重視,他們比英法軍更難對付。
左宗棠看見已經在射程之內,立刻下令開炮,一麵戰鬥一麵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