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危機真相(1 / 2)

一八六八年秋天,經過兩年的建造,華夏天國派遣駐紮在各國的督辦人員,向羅陽彙報了訂購的海軍艦隊的建造情況,其中,英國建造的速度最快,完全造成,可以交付,其他各國建造的軍艦,也都到了最後的期限,或者是輔助的艦船沒有完成,或者在一些小問題上,還需要裝飾。

從對美戰爭結束一年半的時間裏,華夏天國的各方麵發展都有了長足進步,其中最明顯的是工業,在政府的極力配合下,法國政府和商人將大量的工業設備遷移到了中國,建立了包括礦山開采,冶煉,鑄造等等一係列的工廠,特別是紡織工業,擁有的紗錠數量達到了上百萬。一個配套的工業布局出現了。大半投入生產。

英國政府本來占有中國大量的時常,特別是最富裕的長江流域,已經滿足,但是,商人們並不滿足,屢次向內閣施加壓力,要求政府和中國政府協商,向中國輸出機器,建立工廠。

英國公使多次照會中國外交部,外交部都拖延了下來,自然,羅陽也很清楚,開始是拖,後來,則向法國表明了態度,希望法國支持和理解,然後,對英國逐步開放了國內的限製,允許英國人投設工廠!

當時,中國總的經濟生產值統計,應該是急劇地上升的,主要是法國工廠的在建和投入生產,極大地提升了效率,而中國軍方的科研部門,也取得了迅速地進展,將柴油機拿下,將汽油機研製出來,並且,開始了試生產,還模仿了法國人的工廠,邀請了法國技術工人,開設了自己的工廠。

應該說,中國開設的工廠,數目是很少的,但是,都很要害,以重工業為主,至於很賺錢兒的輕紡產品,交給了法國,任意作為。

不過,羅陽等人也清楚,這個好看的GDP,其實是攙雜了水分的,因為,許多的產值,是不創造任何利潤的,法國人開辦的廠礦企業,前三年是免稅的,因為英國人的競爭,中國政府順理成章地提高了價碼,將其改為兩年免稅等等。

英國商人非常嫉妒法國的成功,在大量的賄賂了中國外交部門,甚至給羅陽本人大量的好處以後,終於也取得了開設工廠的權利,所以,他們興高采烈,加緊行動,使其工廠在短短的半年之內,就在華建成了十幾家,擁有蒸汽機三百餘台。

英國和法國的經濟勢力的宣泄,可以說,象洪水猛獸一樣,將中國原有的大量的手工業經濟給摧毀了,機器生產的高效率,“物美價廉”的優勢,猶如水銀泄地,無孔不入。

無數的人都向羅陽提出了建議,比如曾國藩。左宗棠等,比如張之洞,甚至是前清的王公大臣,恭親王等,就是那拉氏都忍不住勸告羅陽。應該對西洋人防範警惕,因為,這些人不是好東西。

太平天國出身的將領,李秀成,陳得才,黃文金,陳書坤,包括從北美返回的李侍賢等人,也包括張遂謀,西北的總督駱秉章等人,更激烈地向羅陽建議,警惕西洋人,因為,在他們大工廠和外來幹涉暢銷貨的衝擊下,中國百姓的生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大量的手工業作坊紛紛破產!中國的白銀繼續外流,銀貴錢賤,造成了通貨緊縮,百姓的財產也在縮水中,許多人流離失所,要不是政府的救濟措施,不定又有多少的危機發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