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早會和頑固侵略中國的列強之間幹架的,列強現在雖然被穩住,暫時沒有敵意,可是,他們遲早會反應過來的。
羅陽對於滿清政府簽定的《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都不可能遵守,那些條約,割走了中國的大量領土,使中國失去了大量的主權,是喪權辱國的卑鄙條約,一旦統一全國,必然廢止。
“銳王,您為什麼憂慮啊?”陳得才看出了問題。
“陳將軍,本王密令,你以本王的旗幟,繼續統領大軍,但是,在這一帶駐守,暫時不北上。可以馬前卒?”
陳得才大吃一驚:“為什麼?銳王,我軍可以乘勝前進,直搗北京啊。”
“直搗北京不錯,可是,把大魚放跑了,是不是很大損失?”
招集了將領,商討了方案,最終,決定以陳得才為統領,駐紮保定。羅陽親自帶領部隊,襲擊敵人的後路。
對於這個布置,大家沒有意見,因為,要滅清很容易,讓執政官大人得到這個榮譽,是理所當然的。
正在此時,遊戰在北方的撚軍騎兵部隊,在張宗禹的率領下,安然會師,因為長期戰鬥,北撚軍損失了數千,但是精銳尚在,加上魯王任化邦的南撚軍騎兵也休整趕到,使遠程奔襲敵人的戰略,有了實施的基礎。
現在,華夏天國軍聚集了原來的石達開軍,太平軍,撚軍,其他部隊,還有一些清軍成分,總數達到了二十萬人,尤其精銳的是,七萬餘撚軍騎兵,成為良好的配合。
羅陽率領七萬騎兵,尤其是自己的近衛騎兵旅,配備了足夠的手榴彈,步槍,給其他的騎兵也配備了大量手榴彈,還讓兩個混成的炮兵旅追隨騎兵部隊,組成了強大的野戰部隊,浩浩蕩蕩,繞道而行,追襲北京城的西北地帶。
為了堵截住清廷的逃跑道路,羅陽以張宗禹為北麵指揮,帶領,四萬騎兵,出擊西北地區,要他占領直隸的懷來,延慶等城,最遠應該擾亂張家口,斷絕清廷的蒙古逃路,另以一個五千餘人的騎兵部隊,遊擊在直隸的西部,防止清廷經過西麵逃走。
對於清廷的逃跑去向,沒有人能夠確定,但是,東北地區和蒙古是其最可能的地方。
羅陽還以魯王任化邦為先鋒,從山東河北一帶的東部,直插天津,繞道天津,堵截在遵化,興隆,最遠到承德一線,防止清廷竄逃東北,而他自己的部隊,則追隨在任化邦的後麵,緩慢行軍,等足夠的時間以後,從北京的側後進攻,直接破城。
為了蒙蔽麻痹清廷,羅陽還派遣了軍使,往保定以北的清廷勢力範圍內的城鎮,向清軍表示,要他們稟報清廷,華夏天國軍願意和清廷談判,確定未來的國家前景,如果清廷不答應,華夏天國軍就要死圍保定城,堅決消滅清軍的主力。
其實,保定城早就拿了下來,這拉不過是虛張聲勢,給清廷一些幻想。
軍使剛出,浩浩蕩蕩的華夏天國軍的騎兵就狂風暴雨地出發了。戰馬得得,攜帶了相當數量洋槍和手榴彈的騎兵,已經今非昔比,每一個官兵的臉上,都洋溢著勝利`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