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是排外,對外的正常交往還是必須的,可是,麵對不平等特權時代的外交關係,又何必君子之風,遵守紀律呢?
將十好幾艘洋船都繳獲沒收了,名義很多,有的是窩藏匪徒,有的是資助清軍,還有的嘛,原因很多,你想都想不到。
三天以後,三千名撚軍騎兵,五千名步兵,一個炮兵團渡過了長江,增援到了上海。
其實,這會兒的上海,已經不需要增援了,羅陽在上海,派遣官兵,向各百姓宣傳華夏軍的主張,威力,已經動員了上千百姓參加了軍隊,還有三四千人想參加還在審查呢。
上海一帶,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都很尖銳,要不是列強軍的洋槍威力,早幾年的劉麗川的小打會起義,早就成功了呢。
雖然劉軍失敗,但是,大量的潰散戰士流失在民間,他們一聽說有新的軍隊打敗了列強軍,洋槍隊,都喜出望外,紛紛趕到上海,求著參軍。
“我們要參加大軍,為死去的戰友報仇!”
“收下我們吧!”
“我們曾經是小刀會的起義軍幹將呢!”
小刀會在上海,曾經掀起了滔天巨浪,兵力多達數萬人,可惜,武器落後,被清軍和洋槍隊,英國和法國的侵略軍一起鎮壓而失敗,死傷慘重,因此,積蓄的怨恨也很深,很多人都跳出來,要參戰,要報仇,要向列強和清體軍討還血債呢。
這當然是好事,羅陽知道以後,立刻向上海發出了征兵令,主要的目標就是召集曾經的小刀會戰士,叮囑各派遣的人員,在各地張貼告示。
“劉麗川將軍的小刀會起義,是革命行動,是反對滿清腐朽政府和列強的正義之舉。”
“歡迎所有的小刀會官兵,參加華夏天國。”
鑒別是必要的,主要召集了一些骨幹,然後,又這些人出麵,召集更多的人,還慷慨地許諾了官職,基本上,最先來的一批人,都是營長連長了,以各排為單位,隻要夠一個排,就能當排長,夠一個連,你們自己組建一連,自己選舉一個連長。
對待小刀會部隊的熱情洋溢,取得了極為良好的效果,在短短的十數天之內,就有一萬七千餘名曾經的小刀會戰士,投靠了華夏軍。
這些人,極為忠誠,極為欣喜,將參加華夏軍作為自己發展的唯一途徑了。
想想看,慘敗以後,被洋槍隊大量搜殺的小刀會成員,忽然遭遇了武力強大的同盟軍,有了翻身的幾乎,哪裏還能無動於衷呢?
簡單整頓以後,以江南製造總局為核心點,羅陽駐紮在此。招兵買馬,加上北來的增援,迅速地編製成了三個師,以封竹火為上海警備司令員,要他保護好製造局,控製好碼頭,做好隨時隨地和外來列強戰鬥的準備,同時,進一步招兵買馬,擴充實力。
封竹火接手的是一個重擔子。
上海的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時刻麵臨著列強的武力幹涉可能呢。
羅陽要求,封竹火必須在三個月之內,將部隊擴充至五萬人到八萬人,籌建一個大型的軍團,完全控製周圍地區,並且向其他地區擴展勢力,還有,要督促江南製造總局,要盡快研製出,製作出新式武器來,因為機器設備的問題,羅陽將新式步槍和迫擊炮,機槍,實用手榴彈等武器的研製成功,放到了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