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一個最普通的縣城,因為華夏軍和淮軍的決戰,而後來名垂青史。
實際上,也有人將之稱為兩淮之戰,因為,華夏軍的先鋒部隊是邱遠才,淮王,他的對手又是淮軍。
這一戰役,曆經五天,大小數十次戰鬥,最終,以淮軍的完敗而告結束。但是,最初,氣勢洶洶的李鴻章,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自己會輸的。
在他的部隊裏,有原來的湘軍部隊,有自己編製的部隊,有各種原太平天國軍部隊,有西洋鬼子援助而成的洋槍兵,在火力和勇力上,都不遜色於湘軍,所以,他有資格相信自己,可以擊敗敵人,創立不世之功勳。
為了戰後的宣傳考慮,李鴻章還邀請了西洋知名人士畢德格參加戰役,希望能夠借助他的口和筆端,來為自己在西洋各國中擴大聲望,他已經認定,隻有抓住西洋人,贏得他們的好感,才能夠建立自己的軍隊勢力,提升自己的聲望和地位。
這是個政治上敏感的人。天生的做官兒的料。
可惜,邱遠才的部隊,想撤退,也隻能撤退二十裏,以後,就再也撤退不動了。
不是他們不願意撤退,而是被淮軍部隊堵截了一切去路。
吳長慶軍和潘鼎新軍各一部,共計三個營的部隊,穿插到了邱遠擦才的背後,牢靠牢地建立了防線,雖然隻有兩千人,卻因為事先的堵截,挖掘了長壕,修築了堅固的長牆,完全切斷了邱遠才軍的退路。
邱遠才軍經過苦戰,已經折損過半,八千餘人,隻剩下三千五百餘,所以,在後麵的追兵威脅下,不敢強攻敵人的長牆,隻能就地駐紮,修建工事,結寨自保。
當然,和邱遠才的部隊相比,淮軍的傷亡也絕對不小,程學啟部隊,號稱最強的淮軍,在戰鬥中,他也將自己的開字營幾個營全部壓了上來,所以,傷亡之慘痛,讓他難以忍受。
兩千七百名精銳,幾乎是整個淮軍王牌中的王牌部隊,都被打掉了,其餘的,丁汝昌部隊也損失了七百人,衛汝貴部隊,損失六百餘人,原太平軍降將劉玉林部,也有四百餘的傷亡,統算下來,淮軍傷亡總數在四千五百餘人,和華夏軍相當了。
這是一場硬碰硬的較量,戰鬥之後。大家都心有餘悸,知道了敵人的厲害,就是程學啟,也不敢再托大,開始認真地研究華夏軍的戰術特點,對於敵人,也開始尊重起來。
三千五百餘能戰之士,六百餘傷兵,為了避免敵軍的洋炮轟擊,邱遠才吩咐,在軍營內大挖溝壑,使多數人能夠隱蔽其中。
“淮王,我們這樣什麼時候才是個頭。”
“對啊,銳王怎麼還不來增援呢?”
這是焦急,還有的人已經想歪了:“淮王,是不是您得罪了銳王,他想借淮軍這些清妖之手除掉我們?”
“去你們個姥姥的!胡扯啥呀?”邱遠才笑著大罵,將羅陽在臨行前的交代,反複跟大家講了:“放心,我們的部隊,就不是老吃掉清妖的,清妖很多啊,還有大量火炮,咱們真的吃不了,但是,咱要耗著他們,把他們都釣出來,咱是釣魚呢,哈哈,銳王說了,等滅了清妖淮兵,逮捕了李鴻章,無論如何,咱們都是第一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