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龍的使者,沒有想到這種情況,他既擔心清軍,也反對華夏軍,所以,秉承著馬化龍的立場,果斷拒絕了。
“那,本王先派遣三百援軍,都是原陝西回軍,以示關懷!”
確實從本部裏調集了三百人,全都是原來的陝西回軍,當然,這些可憐的回軍官兵,完全蒙在鼓裏,以為清軍進攻寧夏,又以為馬化龍真心實意跟隨華夏天國,立刻慷慨從命。
此時,邱遠才部“清軍”,已經抵達了靈州,對城市進行了一場攻擊,使用了數門洋炮,先是轟擊,然後衝鋒,稍攻即止,向著北麵撤退數裏,安營紮寨。
東麵,藍成春“清軍”,也和董福祥的部隊對峙在一起,藍軍裝怯,也逗留不前,進退之間,還向東撤退了十裏。
寧夏金積堡,馬化龍聚集眾頭領,商議著形勢,都覺得暫時沒有什麼危險,可是,兩路清軍擁有洋炮等物,又死盯著寧夏不退,也讓人脊背生涼,都想方設法謀劃著,怎樣打敗清軍。
“先殲滅其中一路!”智囊人物馬八條冷靜地建議:“如同上回,清兵兩路來攻,氣勢洶洶,我軍放下北路,直攻南路,重創敵軍,不是一舉擊潰了他們的圍攻嗎?”
具有相當威望的馬八條,實際上是寧夏回軍的軍師,參謀長,所以,他的話立刻引起了共鳴。經過仔細商議,馬化龍決定,在北線,堅守靈州,穩定戰線,以主力出東麵,彙合董福祥軍,痛擊東路清軍。
“我們能夠打敗東路清軍嗎?”有將領懷疑。
作為哲赫忍耶門宦的第五代教主,馬化龍的威信之高,是普通人難以想象的,他以總大阿訇,大教主,“統理寧郡西河等處地方軍機事務大總戎”的身份,控製了寧夏府城銀川等地,基本上控製了整個寧夏,他自己派遣官員,頒發印信,完全是一個地方土皇帝,獨立王國。
“一定能夠!我軍勇猛,精銳十萬,據報,兩路清軍不過各有萬人之多,相比是前路試探的。我軍出動精銳主力,完全可以一舉拿下!”
“對,大教主說得對!”馬化龍的兒子馬耀邦,握緊拳頭:“清軍向來懦弱,不是我軍勇猛,此次偵察所見,清國部隊的炮火,相當不多,正利於我軍出擊。清兵又多步兵,少騎兵,我軍如果以騎兵騷擾之,反複襲擊之,肯定可以使之疲憊不堪,然後抓住戰機,可一戰而滅之。”
“對,說得對!”馬化龍欣賞地看了看兒子,覺得他的兒子不僅有經商致富的天才,還有出奇的軍事素養:“我軍應該主動出擊,免得陝西來的漢子們小看我們!”
對於陝西來的漢子的增援事情,迅速成為大家的關注焦點,因為三百名陝西回軍真的感到,仔細盤問以後,確實是陝西回軍,馬化龍已經放心:“沒事兒,那個號稱華夏天國執政官的家夥,不過黃口小兒,我們不必放在心上,等他們死攻西寧和肅州河州的時候,相持不下,我們可以從背後突然襲擊,以報陝西兄弟被他屠滅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