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清將凶殘(1 / 2)

戰馬得得,旌旗獵獵,清軍騎隊引領著數千精銳步卒,自信滿滿地出渭南城,西進西安省城。

大旗下的多隆阿,今年四十六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清廷的欽差大臣,督辦陝西軍務身份,使他擁有了在陝西的最高指揮全權,從湖北入陝以後的連續勝利,已經使他變得驕橫。

多隆阿幾乎是晚清以來,八旗子弟中唯一的一位智勇雙全的名將。不同於其他滿洲紈絝子弟,他擅長騎射,精通兵法,勇於戰陣,不逆形勢,自出道以來,勝多負少,尤其是在兩湖地帶,從偏師俾將兩千人馬起家,屢屢擊敗太平軍,完全以軍功贏得了上層的青睞,在和太平軍名將陳玉成的多次戰鬥中,節節勝利,將陳打得毫無還手之力,這才被迫退守廬州,又以部分兵力西北遠征,以圖攪亂滿清朝廷後方,結果,多隆阿抓住戰機,猛撲陳部,速占黃梅,桐城,舒城,舒城者,也即《投名狀》中某是一地名。更占廬州,逼得陳玉成引軍逃遁至壽州而入練匪苗霈林的圈套被殺。在清軍中,戰鬥力最強的是湘軍,湘軍的第一號能戰之師是鮑超部隊,可以說,多隆阿軍就是八旗和綠營部隊裏的鮑超軍。

入陝以後,先擊敗了太平軍陳得才部,迫使其轉進漢中城固,而擔心回旋餘地太小,陳得才軍又不得不北進陝北,在削弱了強敵之後,多隆阿軍開始將矛頭對準了回軍。

先解同州圍,殘回軍數千,再破王閣村和羌白鎮兩個回軍重要據點,再破倉頭鎮,渭南城,自己兵力,連同西安困守的陝西清軍在內總共隻有兩萬人的多隆阿軍,靠的是威力無比的洋炮,這種從西洋引進的所謂開花大炮,大展神威,往往使多隆阿以數千之眾,屢屢擊敗數萬,十數萬的回軍。

“官軍嗎?官軍?”西安城東十裏,已經有數百清軍和數名官員在翹首以待了。

兩軍會師,多隆阿亮出了身份,頓時,來迎接的清軍急忙跪拜。

“西安城不是被回軍包圍著嗎?”多隆阿疑惑不解。

“回軍已經大敗逃遁,西安城下,沒有一個回兵。”

多隆阿大吃一驚,同時百思不得其解:“長毛?又不是長毛軍的旗幟?”

謹慎的多隆阿軍立刻派遣了大量的兵力,對周圍地區進行搜索,因為西安城清軍說,昨天這裏剛剛發生了奇怪現象,大量回軍敗兵從西麵奔來,被堵截以後,再次返回西麵,而且,回軍戰力衰弱,不堪一擊,完全不象往日的時候,當清軍堵截時,回軍不是逃跑就是自殺,尤其是自殺者,數量之多,異常慘烈,可見其絕望程度。

多隆阿詢問戰俘,西安清軍答沒有,因為回軍剛烈,不能戰的都自殺了。

多隆阿沒有吭聲,沒有責備,這是必然的,自陝西回變以來,回軍和滿漢軍之間,進行了激烈的戰鬥,各種殘殺不絕於道路,屠殺與報複充斥,就是多隆阿軍,也采取了野蠻的屠殺政策,凡是回軍戰俘,一律用毒辣手段加以屠殺。在同州城下解圍之時,俘虜的千餘回軍戰士,都被他下令,用最殘忍的方法殺害,以震懾回軍的膽略。

智勇兼備,心狠手辣的多隆阿決定先展開搜索,看看能否捕獲些戰果。

多隆阿的預料沒有錯,清軍四千餘人對西安城周圍進行了分組搜索,又到西安城內調集清軍和部分團練出城助戰,用了兩個時辰,先後在城周圍二十裏的半徑範圍內,捕獲回軍逃人潛伏者三百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