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10玉琮(1 / 1)

“紫薇大帝曾經在紫微宮留下傳承玉琮,以傳承紫薇一脈,結果這幾千年來,不但紫薇一脈傳承斷絕,玉琮也沒有了。大帝命他兩天內找到玉琮。”

“傳承玉琮,什麼東西。”主席奇怪道。

“不知道。”“不知道。”

“不清楚。”

“我倒是知道玉琮,但是傳承玉琮,我不知道。”主席身邊一位老人說道。

“說。”

“玉琮是我華夏古代用於祭祀的玉質筒狀物,最早的玉琮見於安徽潛山薛家崗第三期文化,距今約5100年。在玉器中,琮是用於祭地的玉器。外型狀似筆筒,外型方內洞圓。玉琮作為古代重要禮器之一;造型最大、製作最精、紋飾最美的史前玉琮,有“玉琮王”之稱。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帶的良渚文化、廣東石峽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現,尢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發達,出土與傳世的數量很多。”老人明顯對玉琮了解頗多。

“在選材上,良渚文化的玉材為江浙一帶的透閃石質的玉石,質地不純,以青色、青赭色居多。從出土的玉琮來看,除部分保留著晶瑩的質感外,大部分玉琮的外表已沁蝕成粉白色,受沁的程度大大高於同墓所出的玉璧。玉琮的表麵色澤較均勻,不像玉璧那樣存有燦爛多變的塊狀彩斑。這玩意不是出土了,就是在墓裏,還是那種皇帝王爺,位高權重,或者家境富庶的墓裏。”

“這又是為什麼?”

“玉琮這種東西,在古代用途本來就不多。其一:祭祀用的大禮器之一,它與玉璧、玉圭、玉璋、玉璜、玉琥被稱為“六器”。為我國古代重要禮器之一,《周禮》“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玉琮成為統治階級祭祀蒼茫大地的禮器,也是巫師通神的法器。

其二:玉琮的造型是內圓(孔)外方,似是印證“璧圓象天,琮方象地”等道理。巫師也常用劣質的玉琮、石琮,或被燒過的玉琮,來鎮墓壓邪、斂屍防腐、避凶驅鬼。

其三:玉琮也是權勢和財富的象征。玉琮於墓葬中出土時有如下特征:墓葬規格高,規模大,隨葬品較豐富;墓主人多為男性;琮常於壁伴出,一些墓中有殉葬人的現象。”

“行了,行了。”看著老人滔滔不絕,主席連忙叫住了他:“你就說哪有就行了。”

“這玩意兒多的是。”老人道:“挖掘出來的沒有一萬也有幾千。沒挖掘出來的就更不知道有多少了,一塊塊的找得找幾天。”

“挑裏麵最好的說。”主席氣的牙癢癢,恨不得現在就一腳把老頭踹出去。

“那就不多了。”老頭搖頭晃腦:“最好的寥寥無幾就那麼幾個。”

“第一個當屬收藏於浙****的石器時代的玉琮。此琮呈扁矮方柱狀,內圓外方,上下對穿一直徑僅4.9厘米的圓孔。器表每麵以4.2厘米寬的豎槽一分為二,又以僅0.1厘米寬的三條橫槽分為四節。器表打磨光澤規整。器型規整,厚薄均勻,邊角端正,輪廓分明,表明良渚玉器在成型過程中,已使用了拉絲、管鑽、鋸切等多種以砂為介質的開料手段。減地淺浮雕手法,滿密的陰線刻,精細的器表打磨,均表現了良渚玉器的高度成就,獨特的紋飾不僅給人神秘的美感,而且,”

“說下一個。”主席忍不了了。

“哦。”老頭回想了一下,組織了一下語言道:“齊家文化玉琮,甘肅省靜寧縣治平鄉後柳溝村出土,現藏於靜寧縣博物館。

青色,有褐斑。體作委角長方體,中心有一上下對穿的圓孔。器兩端呈圓口形,器外轉角有十三節凹槽,器體打磨精致,,”

“下一個。”沒等他說完,主席道:“快點。”

“還有就是河南省三門峽虢國墓地陪葬品。等等,河南玉琮,不會就是。”

“快點繼續說,他在哪?”

“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博物館。”

“打電話,讓他們把玉琮帶過來,另外去看看王陽明道長下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