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武士彠的解釋,李承乾也為自己適才的謬語發笑,這自己想的是哪跟哪。不過也挺欣賞大唐這種勞逸結合的工作方式。
言歸正傳,李承乾對著武士彠問道:“武尚書,今日父皇任命本宮兼火器司左右侍郎,故此過來一觀,不知這火器司在何地,還有勞武尚書帶本宮去察看一番。”說罷,李承乾擺出請的手勢。
武士彠邊走邊道“殿下有所不知,這火器司,陛下倉促成立,我也一時沒有注意,這工部東邊以及西邊各有一處空房,可做研究之用,我這便帶殿下去瞅瞅,好讓殿下定奪。”
約莫一刻時,二人就將工部從東到西走了一遍。
李承乾將兩處空房在心底大致比對了一番,兩處空房外觀相差無幾,麵積也是不相上下。但是東邊的空房緊貼著屯田司和水部司,西邊的空房相對獨立一些,遠在西北角,周圍沒什麼建築。
於是李承乾決定就將西邊的空房備做火器司,畢竟火藥這東西,有很大的危險性,倘若發生意外,後果不堪設想,所以為了安全考慮,選擇西邊空房再合適不過了。
地點已經定了下來,那麼接下來就是關於火器司人才的挑選了。李承乾便問道:“武尚書,不知這火器司有哪些人員。”
武士彠麵色為難道:“不瞞殿下,目前這火器司除了殿下與我二人之外,還有剛從水部司調過來的一個員外郎,以及從少府監調過來的十名工匠。”
隻有一個員外郎,這不是開玩笑麼。十個工匠目前夠了,可是隻有一個員外郎,這也太少了。這火器試驗,需要大量的試驗研究,需要記錄不同的數據,然後分析研究。這樣的活指望那十個工匠記錄麼,顯然是癡人說夢。
思來想去,偌大的工部隻有一人可調動,李承乾滿腹疑團對著武士彠道:“除了水部司,那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不可調動人員麼?”
武士彠向李承乾解釋:“貞觀二年,天降大旱,整個關中顆粒無收,百姓為了活下去,賣兒賣女謀生。陛下甚是慚愧,百姓生活本來就不容易,還要將自己的一點餘糧食上交國庫。於是削減國家開支,其中有一措施就是精簡中央官員的人數,而我工部減去約四十多人。所以,這才調度無法。”
李承乾這才恍然大悟,弄了半天,原來是自己家老爺子覺得工部屍位素餐的人太多,強製下崗了一批人,這才使得工部人員如此稀少,周轉無方。
可是現在火器司正在大刀闊斧的弄起來,總得想辦法弄點人進來,好提前將炸藥試驗出來。想了半天,李承乾突然靈機一動想到,這不是家裏還有幾個弟弟麼,反正這些二世祖閑著也是閑著,不如拉過來用。完了還不用給俸祿,一舉兩得。
旋即李承乾笑道:“武尚書,這火器司缺人之事就交於本宮。”
見李承乾有法子,適才一籌莫展的武士彠也開眉笑眼。
兩人又隨後對於火器司的一些規章製度起了草案,李承乾長籲一氣,這一談就是三個時辰,嘴角都微微龜裂。
而後李承乾見天色已晚,便起身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