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千裏江陵歸長安(1 / 2)

第二日早,李承乾找來了當日李世民派來的幾個隨從,手把手教導這些人如何照看藥園裏的草藥。又吩咐了一些其他事情之後,帶著李泰、玲瓏以及其他侍衛出發趕往長安。

李承乾與玲瓏同騎,李承乾策馬揚鞭,輕輕抽在馬股上,良駒應鞭,疾馳跑在眾人前方,李泰馬術也是相當精湛緊隨其後,接著就是一眾精銳侍衛們,揚起塵土飛揚喧天。

此次去往長安,皆無任務,故此眾人心情暢美,都抱著遊山玩水的娛樂之心,李承乾看著懷裏的玲瓏,暢快之極。

長路漫漫,天色暗淡。於是李承乾命令眾人在一處山丘安營紮寨。聽李泰說隻需小半日行程,便可到達長安,營中燃起篝火,侍衛們三三兩兩圍在一起。李承乾、李泰、玲瓏三人圍在火旁,燒烤著晚餐。

李泰突然賊兮兮的從包袱裏拿出一壺酒來打趣道:“大兄,來點不,這可是貢酒哦”。

李承乾結果酒壺“咕嘟咕嘟”喝了幾口,入口很平和,仔細品嚐會發現有一幽米香味。中國古代到南宋為止的酒都是發酵酒,度數最多不高過二十;大多是十度以下的米酒,發酵後就過濾而得;故有“李白鬥酒詩百篇“,“綠蟻新醅酒“之類的詩句,像武鬆過景陽岡喝的那十八碗酒都是二十度以下的,甚至是十幾度左右。

李泰又掏出一壺陪著李承乾喝了起來。玲瓏在一旁一邊烤食物一邊看著李承乾兄弟二人瞎聊。

酒足飯飽後,李承乾仰頭看著那蒼白的月光,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可自己卻無法回到千年之後不禁歎道:“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泰聽完忖眉問道:“大兄,你有心事?”玲瓏眼裏也是擔憂之色。

李承乾心裏很是無奈,能和他們說自己是一千年後的人嗎?自己一不小心穿越過來的會相信麼?莫說他們,要不是自己真真確確的穿越過來,連自己都不相信。也不知道李國生老爺子現在怎麼樣了,這是自己前世唯一所牽掛的了。李承乾看了看玲瓏和李泰的擔憂之色,不得不安慰道:“沒什麼,隻是一別長安六載,近鄉情怯罷了”。

玲瓏聽李承乾如此說辭,心中也是微微惆悵,六年前自己背著大郎衣裳襤褸,生死未卜。歲月蹉跎,轉瞬即逝,一晃眼,大郎和自己都這般大了,記憶裏的秦王和秦王妃如今亦是大唐的陛下和皇後了。滄海桑田,隻求能常伴大郎左右。

李泰大大咧咧的笑道:“我當什麼事情呢,大兄不必如此,父皇和母後天天念叨你,盼著你回長安。皇爺爺現在也老多了,時常在大安宮念叨你。隻不過皇爺爺現在身體越來越差。”

按照曆史的軌跡,李淵沒兩年就要病逝了。李承乾覺得李淵失去兩個兒子,每日鬱鬱。所以才身體虛弱生病至死。既然自己已經改變了曆史,就要去創造曆史。憑著玲瓏如今的醫術以及自己超時代的經驗,想必李淵不該就此病死。

次晨,隊伍繼續行程,將近正午終於趕到長安城外。李承乾命令侍衛在城外等候。自己跟著玲瓏和李泰進了城。比起六年前長安更加的繁華昌盛。街道叫賣的小販熙熙攘攘。來往的車馬絡繹不絕。看來李世民真是一個好皇帝,勸課農桑,與民修生養息。短短六年便使得這長安煥然一新。

“小泰,沒告訴阿爹和阿娘我回來了吧?我要給他們一個驚喜”。李承乾詢問正在摳手指的李泰。

李泰拍了拍手上的灰塵道:“沒有說,對了,大兄不是和你交代了麼,回長安以後叫咱們的老爹叫父皇,不然那些禦史大夫彈劾死你”。

“哼,怕什麼,我老子是李世民”李承乾很傲氣的回到。

李泰此刻感覺智商有點不夠用,李承乾的話沒錯,可是總覺得怪怪的,也學著李承乾聳聳肩攤開手,表示無奈。

正值四月春光,禦花園內,百花齊放。李世民抱著數月大的兕子玩耍。一旁的長孫正在教導四歲的李治學習經數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