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太極殿下論宏章(1 / 2)

一柱香的時間,武士彠和裴寂在董達的帶領下趕來太極殿。

二人朝著李淵施一禮。而後裴寂好奇問道:“陛下,不知喚武郡公以及微臣所謂何事!”。

一旁的武士彠施禮後看見李淵懷裏那八歲二郎正是那日街上所欲小子。隻見那小子還朝自己擠眉弄眼,內心震驚不已。但已在官場沉浮多年,對於這種場麵,還是臉上寵辱不驚。

李淵放下懷裏的李承乾,走到二人麵前道:“玄真、信明,有所不知啊!且看這張圖紙......”李淵又複述了一遍。

武士彠和裴寂聽完對著李淵微微一拜:“賀喜陛下,若此法在整個大唐實施開來,每年何愁戰馬不足”。

這時裴寂又疑惑的問道:“殿下,不知這是何人所想,此法利在千秋,理應重賞!”。

李淵也回過了神,對著長孫詢問道:“觀音婢,此法何人所想,告訴朕,朕要重賞!”。

還沒等到長孫開口,李承乾便跳到李淵身前。由於個子還小,便拽住了李淵的衣袖嚷嚷道:“皇爺爺,皇爺爺,是乾兒,乾兒想到的哦!”。

見兒媳長孫認真的點了瓊首。李淵心裏一震心想:“乾兒竟有此大才?”於是低下身子對著李承乾平視道:“哦,乾兒,竟然對墨學如此精通?難道府上有人教導乾兒?”。

君王就是君王,他人說的話總隻信三分,哪怕是自己的子孫也無例外。

李承乾憋著嘴說道:“皇爺爺這是不相信孫兒了,孫兒昨日出去遊玩,正好看見,武郡公的馬隊,後來會府便突發奇想,要是給馬兒穿上鞋子,不就好了麼!”。說完小頭一扭,表示自己的不滿。

那小模樣好不可愛,惹得李淵幾人,嗬嗬一樂。

這時武士彠對著李淵一拜道:“陛下,微臣有罪,那日恒山王與犬子在長安街......”武士彠將昨日之事又對李淵敘述一遍。

一旁的李承乾聽了後,恨不得踢死這老家夥,哪壺不開提哪壺。於是又用委屈的眼神望去長孫。

長孫對著李承乾白了一眼暗道:“看回家不收拾你這隻小皮猴!”。

李淵攙扶起武士彠道:“信明,都是小孩子之間的玩笑罷了,不必如此。”。其實這件事董達早就告訴自己了,甚至包括李承乾差點被李承道打死之事也是知曉的,本想去看看,後來聽董達稟報,那乾兒好了,便作罷。

其實作為一個帝王有太多的無奈。李淵覺得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朝堂之爭的導火。隻是可憐了乾兒,罷了以後補回來便是。

李淵牽起李承乾的手問道:“那乾兒要何賞賜呢?金銀珠玉、錢幣和成衣服飾還是奇珍異寶?”。

李承乾搖了搖頭,望去長孫,眼裏放出了一絲狡潔。又扭頭對著李淵說道:“皇爺爺,有筆和紙麼。孫兒想要的寫給您看。”。

李淵眾人除了長孫都很好奇,於是便吩咐董達取來筆和紙。

李承乾拿著筆下定決心大筆一揮洋洋灑灑的寫完後交給了董達。

李承乾知道,一旦李淵等人看完了後,自己日後安逸的生活就此打亂。不過這也是自己想要的,因為離那件事發生不到一年了。為了整個府上千餘人命,必須要早做打算。

董達拿起宣紙一瞧。

這一瞧不要緊,董達瞬間就愣了。

“念啊!”李淵不滿地催促道。

在李淵的催促下,董達大聲念了出來:“吳樹燕雲斷尺書,迢迢兩地恨何如?夢魂不憚長安遠,幾度乘風問起居。”

李淵呆住了......

武士彠和裴寂呆住了......

長孫也呆住了......

李承乾暗暗咬咬牙心想:“李世民,我也對得起你了。為了你,整個將七言律詩、還有顏柳體就這樣提前問世了。”。

想到這李承乾很慶幸自己前世在老爺子後麵學了不少東西。背詩之類的那是小意思。最難得就是顏柳體,足足描帖就描了兩年。延年之筆,顏筋柳骨。散落人間,寶為神物。顏柳體之所以被後人推崇。不隻是其觀賞性,還有書寫的難度。就是太難了,畫虎難畫骨,說的就是顏柳體。

這時董達將讀完的宣紙獻給李淵。

李淵一把攤開映入眼簾之後大呼:“乾兒這......這......這字”

旁邊的武士彠和裴寂被李淵所感染,忘缺君臣之禮,紛紛湊了過來。看完字後,紛紛扭頭不可思議的看著眼前不過八歲的李承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