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明月懸空。
梧桐嶺下某個不知名的村落,眾人聚於祖祠之外。一老者身著典雅白色長袍,神情莊重,於香案前淨手、上香對月鞠拜三次,複回身朝祠中所供神女雕像又三拜。
禮畢,正音高亢道:“天生父神,造就日月,光陰流轉,皓月相隨。瑤瑤曦女,證法天闕,陰晴圓缺,自始相生。神劍斬魔,渡劫化厄,曆經三百,群魔束手。歹人於惡,邪器禍世,甲申之難,天下同殤,曆三百六十載,光華未現,後輩謹記。今複中秋,不孝子孫蓋石,於祖祠行拜月之禮,現在開始”。
言畢,祠外眾人俯首禱告,祭酒上香焚祝,再拜!
“平身,禮成”,老者再道,同時臉上流露些許輕鬆色彩,接著緩緩言說:“鄉親們,今年風調雨順,全賴月神保佑,現在祭月儀式已經完成,受神靈指引,大家可以開始篝火晚會啦”。
老者話音未落,便聽下麵眾人頓時熱鬧起來,“喔喔···嗷嗷···”幾個少年人不住狂叫,似是要把剛才規矩時所壓抑的活力,全部都釋放出來。而村中的幾位未婚年輕男女,也相視含羞一笑,悄悄的拉起了手。再看那些大人們,竟對這一切權作看不見,隻是笑著點火烤肉烤麥子,唱歌喝酒聊天催牛,好一番熱鬧朝天。
如此幾般對月當歌,嬉笑怒罵,你濃我濃,伴隨著廣場之上的篝火,一堆堆一捧捧先後隆隆綻放。花火映透了半邊天空,與天上的那抹澄澈交織在一起,仿佛間便成了世間最瑰麗的華章,直把那蒼茫大地下原本的黑暗,深深排斥在外。
“如果一直都能這樣,該有多好啊,秋哥!”,一位約莫三十歲左右的婦人女子,依靠著身後男子的肩膀,望著天宇間的明月出神,喃喃歎道。
“會的”,男子輕攥住女子的手,肯定的答道。
十指緊扣,相顧無言,二人就這般靜靜坐著,默默看那廣場之上歡呼舞蹈的少男少女,烈火如歌,春風浮動。
愉悅的氣氛越發激蕩,淼淼歌聲伴隨殷勤期望不斷響起,宛若杜鵑百靈,嚶嚶道,“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沅有茝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又聽,“聞佳人兮召餘,將騰駕兮偕逝;築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九嶷繽兮並迎,靈之來兮如雲;捐餘袂兮江中,遺餘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者;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二者一問一答,一唱一和,夾雜著周圍人的助威,輕易便將晚會的氣氛推至頂點。
而此際天空中的皓月,也宛若有靈,如少女的嬌羞般含眉低首,竟不知何時顯現出絲絲紅暈。
“咦,無心和菲兒呢?怎麼半天不見蹤影”,先前那女子笑看眼前惹人羨煞的場景,好似想起了什麼,突然說道。
“是啊!這兩個小家夥一向喜歡湊熱鬧,現在怎麼跑了”,身後男子回答,同時看了看四周,耳朵微動,接著笑道:“都在草堆後麵,三個小家夥呢,鬼鬼祟祟,準是想著幹什麼壞事去,好好聽聽”。
女子聽此眉頭一皺,白了男子一眼,也好奇的側耳聽去。
卻看此時,暗紅的月色下,三個小小身影偷偷摸摸,朝著祖祠後麵溜去。
“哥哥,無心哥哥,等等我,咱們要去哪?”,一個約莫五六歲的小女孩,緊追著前麵兩個男孩,嫩聲嫩氣地問道。
隻見那叫無心的男孩聽此,趕忙回身捂住女孩的嘴,不讓其說話,然後立即將身子壓低,藏在廣場上堆積的草堆後麵,等了半天不見有什麼動靜,才舒了口氣說道:“不是告訴你別大聲說話麼,怎麼聲音還這麼大,如果被爹娘他們聽到,下次就不帶你了”,男孩不悅。
“好啦,好啦,哥哥,別生氣啦,下次一定小心”,女孩小聲撒嬌道,可心裏卻完全沒當回事。
“沒事的無心,廣場上那麼熱鬧,他們肯定不會注意到這邊的,再說菲兒她也不是有意的”,另一個稍大點的男孩說道。
“就是,就是,羽哥哥說的對”,女孩眼裏閃過一絲狡黠,立馬點頭表示讚同。
而那叫無心的男孩,見狀搖頭,嘴上嘟囔到,“幸虧沒被爹娘他們發現”,然後便無奈親自托著女孩,繼續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