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可以像一張紙那樣坍縮至一個無限小的點,時間也可以像吹熄火苗那樣湮滅,而那些不可侵犯的、亙古不變的物理定律,也可以蕩然無存。”
“大型天體爆炸並自我坍縮而形成的黑洞,產生過程與中子星類似,恒星的核心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縮,發生強力爆炸。當核心中所有的物質都變成中子時收縮過程立即停止,被壓縮成一個密實的星球。但在黑洞情況下,由於恒星核心的質量大到使收縮過程無休止地進行下去,中子本身在擠壓引力自身的吸引下被碾為粉末,剩下來的是一個密度高到難以想象的物質。由於高密度而產生的力量,使得黑洞任何靠近它的物體都會被它吸進去。”
兩架飛船來到一處碩大的黑洞附近,現在仍然處於安全距離之外,隻不過,那黑洞的吸力已經若隱若現。
現在是公元2056年,地球的科技已經高度發展,人們已經實現了能源的再生,對於宇宙的探索也開始一步步擴大,一步步加深。
現年已經七十歲的老科學家程陸駕駛著宇宙飛船來到已知的宇宙最大的一處黑洞附近,他準備要做一件他畢生夢寐以求的一件事情,進入黑洞去探索黑洞的奧秘。
黑洞會吞噬一切東西,即使跑的像光那樣快也難以逃脫黑洞的引力。黑洞裏麵究竟有什麼隻能依靠理論的猜想,可能會是有一個將黑洞所有的質量都凝結到的一個無窮的名叫“奇點”的小點上,周圍還有很大一塊黑暗區域,是因為引力巨大而將光線也徹底吸收。
要知道黑洞裏究竟是什麼,我們需要有什麼東西從裏麵出來,並可以用望遠鏡看到。對天文學家來說,要找到這樣一個東西,最簡單的就是光。不過黑洞質量太大了,連光都逃不了,因而無法獲得任何信息。
“你可以去黑洞看看,不過一旦你進去就再也回不來了。”有人曾經這麼說過。
對於這句話,有的人一笑置之,而有的人,卻把這些當成了真,並以此為一生的目標,隻是為了,去黑洞裏看看,裏麵究竟是什麼樣子。
如今已經七十歲的程陸依然精神矍鑠,甚至因為醫學的高度發達,現在看起來也仍然隻有三十歲的樣子,如今,他傾盡畢生的心血研製了一種理論上可以無視黑洞的吸引力而傳遞信號的儀器,與自己的助手一起來到了這處黑洞麵前。
黑洞靜謐而詭異,雖然身處安全距離卻仍然感覺到了一股股吸力,似乎要將一切的一切,拖進去,吸收,碾碎。
程陸最後檢驗了各項儀器是否正常運轉,然後對另一艘飛船裏的助手說道:“小程,等我待會兒進入黑洞之後,你一定要仔細關注著我傳來的信息,整理後把它發表出去,我相信,這一定會對世界物理學的更進一步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
“嗯,教授,我明白了。”小程哽咽道,程陸一生都奉獻給了科學,沒有孩子,隻是偶然在幾十年前撿到了被遺棄在街頭的嬰兒小程,雖然是教授與助手的關係,但是對他傾囊相授又照顧有加的程陸早已經被小程看成了自己的父親,如今親眼看著父親去死,著實讓他的心一揪一揪痛得厲害。
“沒事的,這是我畢生的願望要實現的時刻,要開心一點。”程陸說著,此時飛船已經開過了安全距離,黑洞的吸力驟然加大到了極強的程度,飛船如同一片飄零的落葉,已經失去了控製,零落著飄向黑暗的中心。
在小程的視野裏,程陸的飛船是在朝著黑洞的視界邊界不斷加速下落,飛船的船體逐漸被拉長並扭曲,就像透過一個放大鏡觀察的一樣。並且隨著飛船越來越接近視界邊界,小程發現飛船的移動速度似乎變得越來越慢,就像在看慢動作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