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額的財政支出,還得市長辦公會集體研究,但按照市裏的規定,他這個常務副市長的財政審批權,卻是僅次於市長石才光的。
為了規範領導行使權力,按照規定,市長和副市長對資金的審批有一定的自主額度,這個額度分為一次性的額度和全年的總額度,自己的額度用完,分管的部門板塊需要資金,就要向分管財政的常務副市長彙報,或者是向市長彙報,由這兩位決定是不是需要劃撥。
當然,這些市政府的領導,對資金的審批都比較慎重,並不會無計劃的審批劃撥,往往都會留一定的額度來做機動。
“正宇書記,有你在後麵支持,我對工作那是充滿信心的。”戴江南笑道。
隨後,劉正宇就問起市裏財政資金的情況,在元旦以前,劉正宇對市裏幾個地方需要巨額的財政資金十分清楚,而且就這些資金的解決,還與石才光和戴江南商量了辦法,這時他問起,就是這些必須解決的資金問題,是不是按照他的要求解決。
“正宇書記,那幾筆錢,我們政府這邊,已按照你的指示全部解決,該預留的資金也全部留夠,隻是這樣一來,政府這邊欠城投公司的錢,暫時有一部分還不上。”戴江南望著劉正宇說道。
市裏的城投公司,因為承擔著市政府一部分政策性的融資任務,所以手裏還有一大筆資金,而政府這邊也從那裏借了兩筆錢應急,這其實也是政府很正常的運作模式,不過,劉正宇對政府的欠賬,一直采取比較謹慎的態度,地方債務的規模也控製在一定的範圍。
“江南市長,市裏要發展,適當有點債務並沒有什麼,隻要我們的錢都用在該用的地方,再說,現在哪級地方政府沒有債務?隻是在這個事上,你們一定要慎之又慎,一定要嚴格控製規模,不能盲目舉債。我們不能為了追求政績,給以後的領導留下巨大的窟窿。你們政府那邊,做出任何決策,都一定要科學論證,不說做到萬無一失,但也要力爭不出問題。”劉正宇慎重地說道。
政府那邊要發展經濟,自然就會有很多舉措,會有很多項目,劉正宇作為市委書記,對政府那邊的工作不可能做到事無巨細的過問把關,但也不能放手不管。特別是一些影響重大的項目,他自然要具體把關。
“正宇書記提醒得對,對了,正宇書記,我聽說石市長正在與一家跨國化工企業接觸,希望引進一個大型化工項目,這個化工項目如果真的入駐,投資可能幾百億。一旦這個項目成功落地,應該會給我們市的財政帶來極大的收益。”戴江南似若無意地說道。
“跨國化工企業?”劉正宇不由一愣,這麼大的事,石才光市長怎麼沒向自己提起,自己希望把建州市建成綠水青山宜居宜家宜遊的美好城市,他石市長卻引進化工企業?這會不會與自己的想法有衝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