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泓心中悲憤大喊,匈奴已又殺過來,紅著眼,狠狠廝殺,瘋了一般,砍了一個又一個,就像一隻野獸,知道腳下有死屍,兵器就多注意,聽得鼓聲跟著部隊往前殺。
慢慢得冷靜了下來,看著不認識的人倒在眼前,用仇恨的眼睛瞪著自己,自己神色複雜,若是體力不支的兵,她也學得去幫助別人擋刀,相互照應,殺敵。砍那些體力不支的匈奴,她材官等級不高,沒得其他武器,看見死屍旁有鉤鑲就撿起,用得利落,在楚地挑選兵種對戰時就用過,所以熟悉,或刺或抵或挑,不輕易被武器劃了身子,虧了王伯的軟甲,自己個子小巧,算是靈活,就是這樣手臂大腿等也受了輕傷。初時入戰場,心神不定,差點被砍死,被人救起,那人就死了,借著悲憤的勁不怕了,又跟猛獸似的的殺人了,虧得是那樣機緣第一次殺人,不然心中其他負麵情緒占據,一不小心就被砍死了。
戰場之上,無法形容,根本也不是電視劇那樣一般,他們從平旦初出發,差不多日昳到達,匈奴撤退,就尾隨追殺,這樣殺到快得日暮,隻算殺敵時間,換做現代4.5個小時了,那是什麼概念,幾個小時的劇烈運動,又蹦又跳又跑又躲又砍又殺又防,沒得水喝,沒得飯吃,沙漠般的地形,白天熱死,晚上冷死。幹流浹背,灰頭土臉,一身血腥,地下刀劍,死馬,死人。
殺到最後,匈奴有的四分五裂逃走,有的投降。戰場之中詐降之事也頗多,而且隻在我眾敵寡的情況下,才會得息允許敵人投降,不然不可能一個匈奴喊我投降,那個漢兵不打仗就帶著他走回後方營地,多是殺得差不多,幾個看著,富裕出來的去應對其他敵人。聽得消息,完結後,集合把降兵交待給後方,然後在歸隊集合報數。
後方是糧草,軍需的集結地,陣型可分小獨立,多是糧草軍需夾在守護的兵卒之中,沒有交待,守護的兵卒如何也是不會離開後方陣地,萬一敵人突襲糧草,豈不得全軍覆沒?戰場完結,像此次我軍屬於援軍方,可把戰俘交到後方看守,等待發落。像這種戰俘,大多是被送往修築建築幹苦力的奴隸,或變賣回都城的奴隸,或者人數多匈奴會拿擄走的漢人來交換,匈奴留於漢朝多無用,有的可用於養馬,匈奴若是掠奪漢人倒是大有用處,建築,鐵匠,這些工匠類的人十分有用,婦人小孩也可被他們當做奴隸。若是趕上糧草不濟,路途遙遠,就地殺了,或者挖坑活埋。有傷陰德,多不會如此。
注⑴:漢朝有沐浴洗頭的假日,國民必須遵守,除晦去病兼注重儀表,放一天的假原因是古人頭發長不容易幹,梳理費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