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熙愣了一秒,點點頭。
“啊!什麼!”歐陽姚玉跳了起來,“我家蓮公子是你哥哥!那你不就是小公主了?怎麼看上去比電視裏的漂亮多了!”
莫莉說道:“林妹妹應該比較適合古裝,所以古裝打扮要漂亮很多。而且,那期節目其實沒有過多的拍林妹妹的正臉,應該是導演故意為之的吧。他們完全把林妹妹往可愛的路線上拍攝,放完節目就給觀眾林妹妹很可愛的印象,其他就沒有了。可是你仔細看林妹妹的五官,完全就是同一個人。”
“喔......”
歐陽姚玉和旁邊的人恍然大悟。然後,五人紛紛翻出本子,放到蘇熙麵前,隻有一個要求,就是:幫她們要蘇璉的簽名。這樣的小事,蘇熙當然爽快的應允。蘇熙這樣給大家麵子,讓大家對她的印象更為好了。
一下午,蘇熙就和大家嬉鬧、學習中渡過了。
結束了一天的行程,就是好好的洗漱休息,可是留園這個古代的建築根本沒有那些現代化的衛浴。為了演員有個好的環境,劇組專門搭建了可移動衛生間和洗澡間,在保證演員需求的同時,也不破壞這個擁有上百年曆史的故園,可謂用心良苦。
第二天的上課時間,上午是八點到十一點半,下午是兩點到三點半。當然,早中晚的吃飯時間也是上課。禮儀老師就坐在你的旁邊,看著你,或者和你一起用餐。做的不好,立馬重來。按照要求,蘇熙他們每天早上六點起床,然後自己梳妝打扮。不能批頭散發,最少必須是簡單的發髻,當然怎樣梳頭,也是課程,會有人教導。七點準時到餐廳吃飯,並接受禮儀教導。八點在書齋上課。
好不容易吃完飯,蘇熙和大家一起優雅的往書齋走去(不是蘇熙他們矯情,而是禮儀老師的要求)。今天紅學教授講的是金陵十二釵之一的妙玉。妙玉為尼,卻又被紅樓眾人評為脾氣古怪,官家小姐傲氣十足,雖高潔卻塵緣未了。她美麗聰穎,心性高潔,卻遭人嫉恨,舉世難容;她是佛家弟子,文學上卻大愛莊子,感情上又塵緣未了,不潔不空;她才華馥鬱,品位高雅,最愛的是佛,是茶,是梅花......老師徐徐道來,引經據典點評妙玉,聽得下麵的學生如癡如醉,幻想又將是那個妙人會演繹如此才情、性格的妙玉呢。
下午則是書法課,依舊是上午的那個老教授。老師並沒有要求大家寫什麼,隻是讓大家自己隨便寫寫,他則在書齋中巡視,看看大家的書法水平,確認有沒有人需要單獨教導。
夏國的教育製度和體係,國人對文化的傳承,讓幾乎每一個人都能寫幾筆好字。行書、草書、楷書、隸書,夏國人一眼都看的出來,字寫得好壞普通人也明白。國人文化素質的普遍提高,相應的成為名人、大師的要求也會更高,夏國的大師、大儒都是名副其實,有自己的真才實學。在夏國,專家教授隻有一個褒義詞的定義。
蘇熙七人的書法或許稚嫩,或許沒神,但形卻是有的,草草看過,也是能入老教授的眼,讓他暗自點頭。而七人中,寫的最好的則是沈淩和徐銘錚。
沈淩能被選上演探春,那一手大氣,學自顏公的書法可是加了不少的分。看到沈淩寫的顏體,已有自己的風骨,老教授也是暗自點頭。
徐銘錚寫的是王羲之的楷書《黃庭經》的一部分,原文中,寶玉就側麵描寫了擅長鍾王書法,可見徐銘錚也是用心讀了書的。其字輕靈飄逸,用筆流暢舒展,徐銘錚倒是把王羲之的筆法、意境學了十成十,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佳作。老教授看的心喜,竟然直接問徐銘錚要了去,走時都是笑容滿麵。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大家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東西。
沈淩擅長顏體書法,深的顏公書法的精髓。周靜雯擅長油畫,國畫也有一些涉獵。歐陽姚玉卻是擅長騎馬、武術,妥妥的一個假小子。蔣夢涵則最善古典舞,弄舞時,完全是水袖翻飛的一個佳人。莫莉則是圍棋高手,專業五段,這是很多人都沒想到的。蘇熙最厲害的是樂器,一些樂器的演奏,如古琴、琵琶、鋼琴之類,連顧未都歎服,認為蘇熙完全可以成為一代音樂大師。
七人中,最為全才的應該就是徐銘錚了。書學的是王羲之,行書、楷書、隸書都寫的有韻有味;棋藝也是過人,和莫莉完全不相上下;還吹得一手好簫,能和蘇熙合奏;而國畫,也會幾手,唬人完全沒有問題;至於什麼武術,一般人根本進不了徐銘錚的身。除了這些,他還泡了一手好茶,茶道精湛。完全是妥妥的男神。從這兒,也可以看出世家的底蘊和培養子弟重視,完全就是培養國民男神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