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小學三年級(1 / 1)

三年級,我的語文老師和媽媽年紀相仿。也許是為了相應上麵的政策,讓我們這群祖國的花朵不再經受風雨的摧殘,她竟然摒棄了傳統的棍棒教育,可以說是我等的福音。可是,我高興過早了,一切都沒我想象般那麼美好。麻辣教師,總有她獨當一麵的功夫。隻要犯了錯,我們都得蹲馬步。

沒錯,蹲馬步。這東西,算不上體罰。為什麼呢,老師又沒拿棍子。隻要沒拿棍子,在調查表中你就得在老師不體罰學生那一欄打個對號。可是,對於那些蹲過馬步的人來說,那段日子,真的不是人過的。你會充分地體會到什麼叫度日如年,一秒鍾,永遠過的是那麼的慢。老師呢,頗為自己的創舉感到驕傲,並美名為練功,托她的福,我雖沒練成郭靖郭大俠的降龍十八掌,單在蹲馬步這功夫上,我可以和他平分秋色。記得我最高紀錄,是連蹲兩堂課。此項記錄一直在三年級,無人能夠打破。絕大多數,不到一會兒,各種求饒。對於他們,我滿是鄙視。對於我這紮實的基本功,不能說是驚豔四方,也該說是,絕無僅有吧。

三年級,我們家把房子退了,搬到了媽媽的宿舍。這樣,省下了不少租金。而媽媽此時,已不在銷售部打醬油,而是因為工資的原因,去了裝配車間,掄起了大錘。

媽媽的宿舍,在裝配車間的二樓。不加班還好,隻要加到班,就得枕著機器的轟隆聲和零件的丁玲聲交織成的交響曲入夢。也許,是天生的,我特別喜歡機器,特別喜歡享受機器裝配的過程,尤其那機油味,汽油味,柴油味,更是沁人心鼻。這是我學習理工科路上的濃重一筆,我比別人早先知道了齒輪的傳動作用,乙抉氣的氧焊作用,各種機床工作原理…一切,都比書本來的真實。我從不覺得機器有多吵,因為不同的聲音,意味著它不同的工作狀態,哪裏出現了噪音,我都可以猜測大概的故障原因。

媽媽有個同事,還喜歡做副業。一小袋的小塑料筐,和一小袋的e字型金屬片。總是一片一片地把金屬片扣在塑料筐上,那是我不懂,現在對於我們學電氣的人來說,司空見慣,變壓器,金屬片是矽鋼做的。嗬嗬,真是意外之獲,能夠見到小變壓器的裝備過程。我的同學們雖然都懂這個,但是見過裝配過程的,又有幾個呢。

媽媽的宿舍離學校很遠,每天我都要走很遠的路。基本上,隻有上學的時候媽媽才會送我。放學,隻有發揚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的精神了。尤其夏天時,每次回到家,身上都布滿很多鹽霜,你是流出的汗水蒸發後的產物。到了宿舍,也沒現在的空調,甚至廠裏管的緊時,電風扇都沒怎麼用。每次吃完飯,我都爬到工作桌上,頭下枕著基本厚厚的賬本,然後媽媽搖著蒲扇,一邊驅趕蚊蠅,一邊幫我扇風,讓我睡覺。看我睡著了,她才趴在桌上小睡一會兒。可我從沒覺得苦過。

廠裏有一塊空地,長滿了雜草和野花,那裏算是我的一塊福地。沒到春花爛漫的時候,我都會脫掉外衣,係在腰上,像山大王一樣,抓蝴蝶和蜜蜂。總是弄得滿頭大汗,滿腳爛泥,然後光榮的挨頓揍。一次,我還發現福地旁邊,僅一牆之隔,有一個養羊場,我偷偷的在牆上開了個洞,果然,看到一隻隻活蹦亂跳的山羊。我總覺得山羊真的很老實,跟黃牛一般,勤勤懇懇。我見他們對飼料貌似沒多大的興趣,就拔了幾棵野草扔了過去,果然。吃得很high呀,一個個搶得,我在旁邊咯咯笑。於是,天天我都喜歡跑去喂羊,看他們無拘無束的樣子,真的很開心。後來,估計是飼養員發現了吧,把飼料全換成了這些草,害的他們對我手中的草不感興趣,再後來,這個洞被補起來了,唉。

起初,我都和媽媽一樣,吃的是廠裏的大鍋飯。由於是小廠,正常都是青菜,豆芽菜,豆腐這一類的,紅燒肉一年難得吃到一次,偶爾青菜裏會有些肉渣。當時,有個阿姨對我特別好,每次吃飯,肉渣子都揀給我吃,對此,我很是感激。由於處於長身體的階段,我搞的麵黃肌瘦,媽媽後來都會額外買菜。常吃的就是青菜瘦肉湯,說實話,那時候有這吃,真心不錯了。總比在廠裏青菜裏吃到大菜蟲,強的多。再到後來,媽媽索性讓我在學校裏吃。這樣,她不但省事,還免得我天天跑來跑去,那時候,人販子事件搞的沸沸揚揚,媽媽省心了,而且學校的夥食也不賴。我記得,一個月80塊錢,每頓不到5塊錢,我就可以吃到很多肉。

每次上午剛打放學鈴,我就像出籠的野獸般,風風火火地跑向食堂。學校食堂不算大,但那幾個字我依然記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為艱。當然了,能把碗裏吃的跟洗過一樣,應該為數不多了吧。

當在高中,重逢小學三年級同學時,我總會激動地說,那時候,我們一起蹲過。

雙休日,作業沒做好,蹲。書不會背,蹲。考不好,蹲。蹲著背書,蹲著寫作業。全班罰著蹲著上課,這一切,也隻有我們經曆過,那激情燃燒的歲月。

三年級,本有很多事發生過。或多或少,已逐漸忘去。但是,八字不離一瞥。一個蹲字,大概就是最好的詮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