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八五四年,即鹹豐四年的初夏。“了清法師”外出大半年後突然回到“三皇廟”。回來的當天晚上,“了清法師”就把李玉華叫到他的臥房。他讓李玉華坐下,然後一臉凝重而憤懣地問玉華:“你知道中國有多大嗎?”
李玉華愣愣地看著師傅,被他這古怪的摸樣驚住了,不解地搖搖頭。
“你知道中國有多少人嗎”。
李玉華又搖搖頭。
“你知道我們老百姓為什麼這麼窮嗎?為什麼老是有人敢欺負我們呢?老百姓為什麼要老是……?這些你能說得清楚嗎?”
李玉華摸了摸自己的頭仍是滿臉的迷惑,忙說:“師傅,您,您說的這些我,我怎麼一點兒也聽不懂啊!師傅,您不要扯急,坐下來慢慢的給我說說。”
“了清法師”在李玉華給他搬來的凳子上坐下,輕輕地歎了一口氣,語氣稍緩地說:“玉華,我出去的這大半年,原來打算回湖北老家看看,順便到武當山我師傅那兒取回武術秘笈。主要是看你練功這麼刻苦,我想毫無保留地再教你一些武當真傳。沒想到途經漢口時,就聽說朝廷為了討好外國列強,賣國求榮,割地賠款。導致全國各地的民眾怒怨,群情激忿。許多地方的農民紛紛揭竿起義。廣西的‘太平天國’、淮河皖北的‘撚子軍’等等。起義大軍打著‘驅逐韃虜,還我河山;推翻滿清,人人平等’的大旗。全國民眾拍手稱快,大力支持。我們雖然是道行出家人,但也是國民的一分子,也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之責任心。”說到這他把聲音突然放低了,回頭看來看門口,壓低聲音說:“玉華,我也在南方參加了起義軍。”李玉華“噌”地一聲站了起來,用驚愕的眼神看著了清道長,剛要張嘴說話,了清道長趕忙用手掌捂住他的嘴,又擺了擺手,按著李玉華的肩膀又讓他坐下,繼續低聲地說道:“你不要問,也不要聲張,更不能跟別人說。據可靠消息,清政府已經下派了許多官員回原籍,一是招兵買馬;二是搜集起義軍的各種情報,秘密打探起義軍的各種活動。你們這個地方也有這方麵的情況。因此,像我們這種人一旦被他們抓住了,二話不說,直接就殺頭了。他們說是拿著朝廷的俸祿,為朝廷效力,其實他們拿的倒是民脂民膏,卻幹著殘害百姓、鎮壓起義軍的勾當。
“我現在就要到北山與那裏的起義軍取得聯係,爭取南北聯合抗清。玉華,我幹的這個,是有生命危險的,是冒著被殺頭的風險,能不能活著回來,也說不定。我這裏有一些醫學書籍和武術圖譜送給你。”
“了清法師”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心情平靜了許多,緩緩地繼續說道:“我要走了,臨行前為師要告誡你,今後我不在你身邊啦,這些書你要慢慢地讀,用心去揣摩。一定要謙虛,不要忘了根本。一定要將武術這一國寶練好、練精,形成自己的風格並傳承下去。一定要不辜負為師平常的教導,修好武德。為我大中華的武術藝術發揚光大,鑄就輝煌。”
李玉華剛開始還似懂非懂,但隨著師傅的演講,他理解的思路越來越清晰起來,到後來,他也被師傅的講述感動了。特別是最後的幾句話,就像是驚雷閃電,他的心靈被重重地震撼啦。他越聽越激動,他聽的心潮澎湃,熱血沸騰。他又一次“呼”的站了起來。“師傅,我也跟您一起去。”
“了清法師”兩隻有力的大手同時摁在他的肩膀上說:“淨說傻話。我是一個人無牽無掛,況且又重任在肩。你有家有室有孩子,我聽說小趁又身懷六甲,大人小孩兒都需要你來照顧。玉華,記住我說的話,認真去做就是對師傅我的最大的支持和幫助,隻要你做好了,那是我最最高興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