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巧遇(1 / 2)

和往年的暖冬不一樣,今年的冬天特別冷。剛一交九,天就沒有好好地晴過,老天爺天天陰沉著臉,好像誰惹了他老人家一樣,又像是受了莫大的委屈似的。

終於,雪下來了。先是像羅麵雨一樣的冰晶,急促下墜,打在地上活蹦亂跳,打在房脊的瓦片上發出刷刷的響聲,似蟹行沙。繼而便是像梨花一樣的雪片紛紛落下。那雪越下越大撏綿扯絮,漫天飛舞,就像從天上倒掛了一塊無限大的白布。一頓飯的功夫,屋頂、大地就被它鋪了厚厚的一層,轉眼間這裏變成了銀裝素裹,一派寂靜。

大雪從前天開始下,下了整整兩天,今天小了許多,好像下累了,無精打采的,稀稀拉拉飄著小雪花。

清晨,李玉華打開房門,一股冷氣迎麵撲來,他不禁打了一個寒顫,鼻子一緊,深深地吸了一口冷氣,跟著一個清脆響亮的噴嚏打了出來“阿嚏。”門前小棗樹上的積雪應聲落下,大門後,豬槽邊上的一群麻雀“轟”的一聲,奪命而逃。

他抬頭看了看天,輕輕地歎了一聲氣。心想,今天的事兒又辦不成了。

他順手拿了一把放在門口的鐵鍁,一下一下地把雪鏟倒一邊,一直鏟到大門口。完了把鐵鍁靠在牆邊,然後,又從門後拿起一把掉了毛的掃帚,把地上的雪又掃了個幹淨。他跺了跺粘在鞋上的雪,回到屋裏。

前兩天,老婆帶著七歲的閨女“換換”回娘家串親戚,說好了今天去接他娘倆,下這麼大的雪看來是去不成了。老婆不在家,總是涼鍋涼灶。

他忽然想起來,今天該輪到自己家到祠堂給祖宗的長明燈添油了。(他們李家規定,挨家挨戶的每天輪換著給祠堂的長明燈添油)

李玉華從裝著棉籽油的油罐兒裏,倒到小碗裏了一些油,小心翼翼地端著,又順手撈了一件兒破麵袍,披在身上,反手關了大門,踩著厚厚的、泛著藍光的積雪,一步一步穩穩地向自家斜對門的祠堂走去。

李家祠堂坐落在東石寺村後街的東邊(後街要比南邊的大街短些),臨近村外,坐北朝南。祠堂的東麵就是李家的祖墳。很大很大的一塊祖墳。

祠堂是一座完整的院子。大門位居正中,對開的大門門板足有兩寸厚、一丈多高。曾經用桐油和黑漆刷過幾遍的大門已斑駁陸離,門上的鉚釘也鏽跡斑斑。

大門兩旁各有一間耳房,耳房旁邊又各有房屋數間。

打開大門,一條一丈寬,高出院地麵半尺,青磚鑲邊扒磚鋪就的甬道通向北麵的祠堂。

祠堂院東西寬十餘丈,南北長近二十丈,呈長方形。靠東西兩旁各有廂房數間,裏麵堆放的都是些亂七八糟的雜物。

甬道盡頭有一高約三尺的月台。李家祠堂的正房就建在這月台之上。

月台上的祠堂正門兩旁立有石碑四通,上麵記載著李家祖上的事跡以及建祠堂之初人們集資的情況。

祠堂為三開間。明柱挑簷,出廈罩頂,朱紅門窗,方菱造型。往上看,碧瓦朱簷,丹楹刻桷,飛簷反宇,勾心鬥角。推開屋門,房屋進深丈五,闊三丈餘,方磚墁地。抬頭看,畫棟飛甍,青瓦蓋椽。由於年久失修,彩繪裝飾的屋梁已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