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教妻(2 / 2)

朱湛娟紅了眼圈,原來丈夫都知道,還寬慰自己,便點頭道:“嗯,我不著急,相公要早日回來。”

周延年還是叮囑道:“母親是寬厚的人,不會因為子嗣之事為難於你,你切莫憂心。”

朱湛娟記得自己嫁進來的第一個月,去給沈氏請安的時候,她笑著看了自己的肚子,仿佛裏麵已經有了一個孩子一般。

後來房裏的人稟告說自己的月信準時來了,婆婆略略有些失望,但是始終不曾苛責自己。

還總是在自己在蘭香院學習中饋的時候有意無意的給自己喝各種補藥。

她知道婆婆心急,也從來不曾拒絕,誰喜歡喝藥啊?

但是隻要丈夫是站在自己這一邊的,能知道自己的難處,朱湛娟還是欣慰道:“相公你放心吧,不用操心家裏,我會好好操持的。”

周延年自然是樂見於此的:“我放心,我有什麼不放心的,我三歲有幸能娶到你!”

果然是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朱湛娟的心像是六月天燥熱的心得到了寒冰安撫般的熨帖。

周延年又囑咐了朱湛娟一些細節,尤其是讓自家妻子要是在侯府無事便去周媛嬡的院子坐坐。

他向來是護著自家妹妹的,以後會是妹妹的依靠,他希望自己的妻子能和妹妹好好相處。

朱湛娟現在是看什麼都順眼,聽什麼都順心,哪裏有不答應的!

又從美人榻上起來要去給周延年收拾行李,將一年四季的衣裳鞋襪都裝了滿滿一個箱籠。

周延年趕緊製止道:“阿娟,我是去邊關曆練的,你這給我帶這一大箱,別人會以為我是去遊曆!”

朱湛娟慌亂道:“那怎麼辦?這些可都是要穿的啊!”

周延年拿出包袱讓妻子打包:“收拾這些就夠了,軍營裏有衣裳發,你不必擔憂!”

朱湛娟這才放下了手中的活,仔細思考著怎麼才能將行囊少帶些又不會短缺。

周延年沒有打擾她,徑自往蘭香院去了。

沈氏此時的肚子已經大得不能看見自己的腳尖了,還是堅持在院子裏走兩圈。

見周延年來了,便招呼道:“阿壽,你怎麼這個時候來了,不在院子裏多陪陪阿娟?”

原來是母親交代的,怪不得錦苑的丫鬟們都很少進內室來打擾自己。

便上前攙住沈氏,笑道:“兒子可不想做那有了媳婦忘了娘的人,媳婦要陪,母親自然也是要陪的。”

沈氏聽了這話也有些詫異,自家兒子這是怎麼了,難道是要出遠門了,有些感性。

這麼些年還是頭次聽到自家長子哄自己,很給麵子的跟著去了室內。

周延年將小幾上的水遞給沈氏:“母親,走累了吧,喝些水。”

沈氏現在早就不管中饋了,都是長媳在管著,每日就在院子裏逛逛,分外悠閑。

但是長子即將去邊關了,她也是有些擔憂:“阿壽,你可要早些回來!”

沈氏是當家主母,不像朱湛娟那樣擔憂,丈夫跟自己說過,長子的功夫很好,在邊關隻會更好,叫自己不要擔心。

但是做母親的怎麼會不擔心自己的孩子,沈氏還是忍不住叮囑幾句。

周延年在一旁安心的聽著,也不打斷沈氏,偶爾也應兩句,表示自己在聽。

待沈氏講完後,還是遺憾的說了句:“阿娟也不知道是怎麼了?怎麼還沒有動靜呢?要不要和她商量著給她請個大夫來瞧瞧。”

周延年等的就是沈氏這一句話,接口道:“母親,您別心急,我和阿娟還年輕,兒子去邊關,也是苦了她。”

沈氏也知道是這個道理,她也隻是心裏著急,從來不曾對兒媳提起過,就是怕給她壓力。

為了子嗣上的事情,她年輕的時候就被為難過,現在武安侯的妾室都是因為她成親前些年沒有孩子導致的。

所以她隻是暗地裏給她喝些補藥,不曾往兒子房裏塞人。

聽了兒子的話想想也是,又想到兒子今日的異常,心裏一時又是酸楚,又是欣慰。

自己這愣頭青兒子竟然也會有一天為了妻子來自己跟前獻殷勤,這是沈氏怎麼都想不到的。

武安侯進來時,見長子也在蘭香院感到很詫異,整個侯府最不擔憂的恐怕就是他了。

周延年不論從文采還是武功上麵來說都是很不錯的,能打過他的對手很少。

但是還是忍不住要叮囑幾句,便帶著他去了前院的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