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鐵礦山選礦工藝成就與發展方向探討(2 / 2)

2.1礦石開采和遴選工藝的一體化不足

鐵礦石的開采工藝對選礦具有直接的影響。因為如果開采工藝落後,就會導致鐵礦石的雜質含量大大增加,不利於後續的選礦工作。而且,如果礦石的開采和遴選工藝一體化不足的話,就會因工藝操作斷層而影響選礦質量和效率。歐美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借助高技術含量的采礦、礦石遴選設備已經實現了鐵礦石開采的自動化,並利用自身高度發達的信息技術,用中央電子計算機控製整個采礦和遴選流程。可以說,從采礦點的選擇,到礦石的開采,再到對礦石品位的鑒定和遴選,最後到礦石的運輸,已經被糅合成了運作一體化的產業鏈條,實現了鐵礦資源的高效開采遴選。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仍然大量的使用人力和一些低技術、低效率的采礦設備進行采礦作業,而且礦石品位的鑒定和遴選依舊依靠人力進行化學分析,不僅耗時耗力,而且鑒定結果的可靠性也不高。況且整個開采和選礦模塊比較分散,形不成環環相扣的產業鏈,難以進行統一的規劃和管理。

2.2對多金屬共生礦的資源綜合利用率不高

我國大多數鐵礦產資源都屬於伴生礦。但在實際選礦過程中,存在隻注重對主要礦產的開采利用,對其他含量少的的伴生資源多采取舍棄策略。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一方麵,一些施工單位根本不理解“多金屬礦”的真正含義,隻是主觀的認為這種礦和單一礦並無二異,其伴生的其他金屬礦被認定成了雜質,在礦石遴選時就將其舍棄。另一方麵,礦石的遴選工藝和技術設備落後,無法將伴生金屬礦有效地篩選出來,隻能在開采階段就將其避開。特別是選礦工藝的不完善性,導致很多鐵礦開采單位即便是了解伴生礦的價值,但出於選礦工藝“不給力”,而難以將這部分價值有效開發出來。

3.未來我國鐵礦山選礦工藝的發展趨勢探討

3.1采礦、選礦工藝一體化

采礦、選礦工藝一體化,已經成為了提高選礦效率和鐵礦資源利用效率的必有之路。因此,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發展采礦、選礦工藝一體化技術,就成為了科研工作者的重要任務。一方麵,鐵礦開采企業要積極運用信息技術和機電一體化技術,實現選礦工藝的自動化。同時,構建礦石開采和選礦工藝一體化平台,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另一方麵,為了進一步減小選礦過程中的環境汙染問題,需要繼續對選礦工藝進行綠色化改進,實現環境友好化。

3.2對落後的遴選工藝設備進行現代化改造

俗話說:效率就是生命。遴選設備的工作效率對鐵礦資源開采的整體效率有著巨大的影響。因此,應當及時的投入必要的資金,對作業設備進行更新,並積極地同國外先進同行進行技術交流,學習其先進的經驗技術,為我所用,切實提高我國鐵礦資源的開采效率。另外,還要加強對各個作業模塊進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使之相互協調,共同推進我國鐵礦遴選工藝和綜合利用效率的發展。

3.3改造選礦工藝,重視對伴生金屬礦的開采

一方麵,可以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的選礦技術,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根據我國鐵礦山的特點,發展出能夠實現多種礦產品的遴選工藝;另一方麵,可以在現用選礦工藝的基礎上,連接上多金屬遴選設備,實現遴選工藝的初步改造。

參考文獻

[1]鄒健.利用國外礦產資源發展我國鋼鐵工業的基本狀況及今後發展預測[J].冶金礦山科學技術的回顧與展望.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10

[2]肖春泉.對我國鋼鐵工業經濟安全問題的幾點思考[J].中國礦業,2012(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