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的那邊更美麗
作品賞析
作者:程進先
甲午清明前夕,連續數日都是風和日麗的好天氣,早春的暖意,充盈在北方這座小城的每一個角落,令人感到十分溫馨愜意。
這天下午,許放帶著一臉的笑容來到我的辦公室,將她剛剛由北方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彩虹的那邊》詩集遞送到我手裏。我立刻笑出聲來並情不自禁地脫口而出:“太好了!祝賀你!”
回到家裏,燈下案頭,我輕輕打開還散發著濃鬱墨香的《彩虹的那邊》,直到夜深人靜之時,一氣嗬成地從頭到尾看完了它。我本不會寫詩,對文學領域裏這一高度凝煉的藝術一直是望而卻步。我也很少看詩、讀詩,因為很多詩我確實不想看也讀不太懂。而這次,二百多頁的詩集,我竟然能從頭看到尾,真是我平生的第一次。掩卷長思,激情奔湧,浮想聯翩,促使我提筆一定要寫下點感受。
每個人從小都會懷有一個人生最大、最美好的願望,許放也不例外。應該說,她最大、最美好的願望就是在她有生之年出版一本屬上自己名字的詩集。如今,她多年縈繞於心的這個夢想終於變成了現實,豈不是喜哉!樂哉!悠悠哉!
二十多年前,在不經意中,我知道了塔河有這麼一個非常愛寫詩的小女孩許放。出於同樣對文學都有的一種偏愛,我對她還是挺欣賞的。及至後來,又知道她還是個殘疾的女孩,走起路來一條腿有些跛足,這反倒讓我從欣賞油然升華到了欽佩和折服。欽佩的是她在那麼艱難困苦的環境條件下,從不屈從和妥協於逆境,而是坦然麵對,奮力抗爭,在人生奮鬥的路上,執著追求自己理想和信念的那種自製、自立、自強、堅韌、堅貞、堅毅的精神和達觀向上欣然愉悅的心態。折服的是她酷愛文學,尤喜寫詩,幾十年來,筆耕不輟,把自己多年來的真情實感積蓄在家鄉的山川草木之中,積蓄在父母親朋的博大珍愛之類中,積蓄在心靈的呢喃和追夢的星空之中,並將這些情感化作一片片想象的羽毛,用插上一行行詩句的翅膀,在文學藝術的藍天裏自由地馳騁,高傲地飛翔。
許放懷有一顆剛強、堅毅的心,在秉持理想信念的道路上,她勇於披堅執銳,隻身一往無前。
童年的許放是不幸的,父親過早地離世,給她幼小的心靈蒙上了一層陰影。玩耍時摔傷的右腿,給她自身的肉體帶來了巨大的創痛。二十一歲青春花開時節,又因為腿病牽扯到腰椎患病,前前後後、大大小小六次手術,造成了她右腿的終生殘疾。由於疾病纏身,家境貧寒,高中畢業後,她痛失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正直、倔強的她,甚至想到了不能找對象結婚,否則會傷害到人家。在排遣憂傷、惆悵、迷茫和無奈的逆境中,她把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到了看書、寫詩之中。在博覽群書的過程中,她獲取了知識,擴大了視野,了解了世界,領悟了人生。在創作詩歌的過程中,她學會了思考,堅定了自我,衝破了藩籬,尋到了快樂。在《我的世界你來過》裏,她寫到:“你用青草發芽的眼睛,斑斕我灰暗的日子,隻一夜間,枯萎的生命有了春色。”在《獨白》中,她把自己的內心世界,敞開在讀者麵前:“我的心像星星一樣閃亮,月亮一樣堅強,在尋找陽光與幸福的路上,求證自己,麵對挫折,不再彷徨。”在《夢》的組詩裏,她已經從窘迫的困境中走了出來:“受過衝撞的心靈,撲棱棱著翅膀,準備作一次遠翔,縱然天空陰雲密布,生命盤桓在雨中才會堅強。”“不怨恨命運的多難,不祈望生活的補償,隻有趟過冰河的人,才渴望見到太陽。”她的這些語句雖然略顯直白,但形於言而情於中。特別是在《一滴露水珠》中,她充分發揮想象的空間,把有限的直觀現象與無限的空靈境界粘合起來,使平淡折射出神異,發人深省,耐人尋味:“一滴奔跑的露水珠,在葉麵上滾來滾去,她不顧沿途的辛苦,藏起內心的煩憂,凝聚成一滴滴晶瑩,帶著內心的清輝,不管黑夜怎樣阻止,都奮力撲向太陽。”
許放懷有一顆達觀豁朗的心,在直麵社會人生的意識裏,她看慣雲卷雲舒,勝似閑庭信步。
當然,許放這種達觀豁朗的心態是有一個漸進演化的過程的,這從她的詩裏也能窺見一斑。
她曾憂傷《在太陽走失的夏天》:“日子就這樣陷落於雨季,不分晝夜流淚,它沉在痛苦裏不醒,太陽走失於這個夏季。”“雨水也滋生了細菌,愛情也被病毒包圍,就連友情也不斷感冒,撥動著生活的細腰,這是一個生病的夏天。”她曾無奈地《傾聽花開的聲音》:“我常常倚在門邊,望著白雲自由地離去,真想把孤寂與無奈,還有淡淡的哀愁掛上去……”“借著風的翅膀”,“打探花開的消息”。她曾在迷茫中《獨白》:“一條大街走過許多人的腳步,一條小巷卻走不出一個人的心房,殘破的日子織成一張張網,所有的心事便在裏麵躲避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