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要迷信外國保健品(1 / 1)

不要迷信外國保健品

卷首語

作者:關佳

我國保健品市場存在種種亂象,需要引起重視。

現在,大家生活好了,關注保健養生,渴盼健康長壽,這都是人之常情。有些保健品對身體有一定的養生和保健作用,有相當數量的老年人較長時間服用著兩三種甚至更多種保健品。在這些年,保健品行業蓬勃發展,其中不乏真材實料、確有效果的佳品,但魚龍混雜、泥沙俱下,也有不少靠著偷工減料、虛假宣傳蒙騙眾人的所謂“保健品”。

據中央電視台報道和分析,這種保健品“虛熱”的背後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各種媒體上保健品廣告的宣傳誤導;二是某些所謂“保健品服務中心”利用免費查體、健康講座施加各種誘惑;三是濫用“孝心”宣傳的情況較多,有綁架身為子女的消費者之嫌。

筆者雖對國內保健品的宣傳常抱懷疑之心,但總以為外國(比如美國)對此監管較嚴格,到美國看到大小超市中擺放的各類保健品,而且美國禁止作誇大宣傳,隻能將它們冠以“膳食補充劑”之名。於是,每到將要歸國,總忍不住要買幾樣回來饋送親友。

然而,最近看到美國某報的文章,令我大跌眼鏡。文章標題就叫《賣給美國傻子的“大補丸”》,開篇就說:“服用一種藥丸,你會變得更聰明;服用另一種,你會瘦下來。再一種,能讓你變得快樂。還有一種,會令你充滿活力。如果紐約和加拿大的科學家測試發現這些神奇大補丸裏麵可能隻有磨成粉的稻米或家養植物……”你會怎麼想呢?從文章中,我驚奇地得知,目前,美國市麵上有6.5萬種膳食補充劑,消費者覆蓋了近一半的美國人口。而根據美國的規定,藥物必須經過聯邦政府的嚴格測試和審核,而膳食補充劑則不用。藥物必須被證明是有效的,膳食補充劑則不必。

看來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外國,缺乏監管就會出現種種亂象。現在美國已有不少人拍案而起,其中不乏科學家和法律界人士,開始正視這種亂象,並向公眾作科普宣傳。比如,美國癌症學會就發布了關於此類產品的指導意見,並警告:“市麵上流傳著很多錯誤信息。對於膳食補充劑的安全使用方法和潛在風險,就連一些見多識廣的人,恐怕都難以找到可靠的信息。”

所以,我們在不能盲目迷信外國保健品的同時,也希望我國的科學界以及各類媒體要重視關於保健品知識的普及和宣傳,再加上有關政府部門的嚴格監管,受騙上當的人和事也許就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