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祭奠一去不複返的純美(1 / 1)

光影站

同為國產中小成本影片,《萬物生長》與《念念》、《我是女王》不同,麵對“好萊虎”《速度與激情7》的碾壓和“國產群狼”間的殘酷競爭,沒有選擇調檔避讓,而是不調檔期,正麵迎上。

該片在博納影城舉行了媒體場試片。範爺的驚人美貌為影片的底氣添加了注解:“我要用盡我的萬種風情,在《速7》接下來橫掃檔期的日子裏,分一杯羹。”

不知道有多少人“我有一個夢想”,寫一本小說,祭奠一去不複返的純美而荒唐的學生時代。根據馮唐《萬物生長》改編的同名電影,雖然像製片人方勵說的那樣,沒有打籃球、騎自行車、鐵軌這些審青春疲勞的青春符號,但還是能聞到跟去年那幾部話題青春片有依稀相似的味道。

這個不用撇清,就是青春荷爾蒙,區別是馮大夫直麵人體,朗朗上口的都是大腦神經元工作程序,順手複習了功課,這套文科生真玩不轉。話說劇中老師那句,“你們不是文科生,將來是要麵對活生生生命的,失之厘毫,差之千裏。”真傷著我們廣大本來就含糊自己有什麼用的文科生了,本來任我們蹂躪的理科生會寫小說太討厭了。

小說中說:“實在放不下的時候,去趟重症病房或者墓地,你容易明白,你已經得到太多,再要就是貪婪,時間太少,好玩兒的事兒太多,從尊重生命的角度,不必糾纏。”

實在要比較的話,馮唐、李玉版的青春片,毀滅得更加生理和觸碰生死。韓庚就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少年、《麥田守望者》中的霍爾頓、《陽光燦爛的日子》中的馬小軍。電影中韓庚的三任女友,小滿純粹,白露為愛放手,柳青難言複雜,所代表女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一切歸結為兩個字——幻滅,致我們終將幻滅的青春。

原著中有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有兩種長大的方式,一種是明白了,一種是忘記了明白不了的,心中了無牽掛。所有人都用後一種方式長大。”方勵說,拍攝之前韓庚特別友好,拍完之後見誰都是一臉壞笑。這是好女孩上天堂,壞女孩走四方的男生版吧。韓庚感覺這次是演戲演明白了,打開了,會壞了。

之前連範冰冰都反對韓庚演男主角,覺得他hold不住。在《智取威虎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這些片子中,韓庚就是一個粉絲供養的偶像符號,麵目模糊,性格不詳,存在感稀疏,真把他的角色刪了,對對片子傷害也不大。這次韓庚碰到了一個成就他的角色。《萬物生長》對於韓庚來說,就是《蘋果》於範冰冰,是從花瓶到演技開竅的裏程碑。“那一刻,如果她是植物,我的眼光就是水,我要滋潤得她發光、發亮。”這樣的如水男人,韓庚演出了七八分。

都說李玉像調教範冰冰一樣調教韓庚有功,這個力度永遠不能比。從合作《蘋果》開始,範爺便成為李玉作品中唯一女主角。範爺在李玉手中最女神,因為李玉愛她愛得沒遮沒攔。

娛樂圈很多閨蜜死黨組合,有純的,有功利的,有嫡親的,有臨時的,感覺都沒有李玉和範爺這對有質地,又出作品,又兩肋插刀,還無限信任無限纏綿,流水的故事,鐵打的範冰冰。

導演李玉評價說,《萬物生長》是一部上半身的《五十度灰》,“我要用盡我的萬種風情,就讓他這輩子,在離開我的日子裏,內心都無法安寧。”範爺親口把這句話送給女大學生,不知道多少女生因此腦洞豁然大開,立地成孽。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