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2)

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二號,下午四時三十五分。

在中國浙江的某所高中某所教室裏,一排排的課桌椅,一排排的課本書籍,一排排的……無脊椎動物。位於這幢教學樓的所有哺乳類動物退化成無脊椎動物的生物們統統埋頭於書桌上的語數練習,致力於同函數與閱讀進行著跨物種的單方麵友好交流,縱然對方傲嬌欠揍公主病,他們仍然耐心微笑好語氣。順便在微笑同時壓下“那個碧池出的碧池題”類似的大逆不道念頭。

通明的教室,灰暗的臉。學生們頭頂是像灌了澳洲牛奶的燈管,燈光柔和,但無味,奶白的光充斥在這間房間的每個角落,卻被在門口燦爛的陽光攔住。

窗外,冬日的陽光交錯走過枝椏,也走過時間,年輕和蒼老,繁盛和敗落,它都是見證人。

此時的陽光已經從正午化不開的濃鬱轉為黃昏肉眼可見的稀薄,像是學生們擺在桌子上的兌了太多水的乳飲品,看似是奶白色澤,實則除去香料糖精,寡淡無味。

窗外幾枝沒有樹葉的桃花枝影子錯錯落落地躺在白粉牆上,鋪在油墨印刷的練習卷上。

每個人頭上都可以看到灼灼亮著的白熾燈,這讓人覺得麵前的本就囂張的抽象文字變得更張牙舞爪,偶爾在一排排的練習冊上冒出一張臉,也是疲憊的,蒼白的,在那雙漆黑的雙眼中,透著濃濃的不加修飾的疲憊茫然。但不看這些學生的神情姿態,就氛圍而言,整間教室都充斥著濃濃的友好外交的氣息,即使不時有人從漫長的談判海洋中浮出來,眼睛很不經意的瞥過腦後的掛鍾後收回視線垂下眼,一邊依舊認真地和桌上的抽象符號做相互了解,一邊默默的在心裏算算時間,順手單手勾起書包帶,一腳跨出課桌外,做出“我很認真學習但我時刻準備逃離”的姿態,但論整體,整間教室也是井然有序的。

二零一六年十二月二號,下午四時四十分整。

鈴響。

一滴冷水滴進熱油鍋。

幾乎是在鈴聲響起同時,這幢屬於高三生的教學樓瞬間沸騰,幾乎在每間教室裏,發出了凳子後移,桌子前移的摩擦水泥地麵的刺耳聲音,所有人幾乎是不約而同的站起身背上包跨出步,以一種高三學生少有的抖擻姿態,昂首走出教室。

如果這時有白發蒼蒼的老人或者大腹便便的中年人能有幸在這個時間進入這所高中,他們心裏此時一定會有這樣的讚歎:

……哦,年輕真好。

再如果這群高三生或者高三語數任課教師能夠有幸在這個時候同他們遇見,並且聽見他們的畫外音,他們心裏一定也會有這樣的感歎:

……靠,想象真好。

……

4路公交車上,司機叔叔開得很快,遇到站幾乎也很少停留。也難怪,這路公交車平時少有人乘,除非是星期五,除非是下午,也就是這所高中的放學時間,高一高二高三分批被放出回家,這路公交車才有了停靠站的必要。其餘時間,司機叔叔也就隻有載著寥寥幾位,進行這座城市的固定市區郊區循環遊。

公交車照它預定的軌道行駛著,不時帶來幾陣小小的,幾乎不可感覺的顛簸。

李子若坐在硬塑料藍色座椅上,一手抱著一個帆布料的暗紅色書包。手機熒光屏覆蓋著她麻木的臉,她的手指很無力的在手機屏幕上滑動,身旁好友睡得迷迷糊糊的身子隨著車的行駛幅度一搖一擺,並且幅度越來越大,但偏偏睡的安然。不隻她身邊這位,車上每名闔眼小憩的學生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搖擺。左搖右晃,卻睡意憨濃。可他們縱然是“讓我們一起搖擺”,閉著的眼睛卻仍然沒睜開。搖的依舊在搖,睡得照樣再睡,清醒的仍然清醒。如果此時有清醒的非高三人士,一定會拿出手機拍照發空間朋友圈微博,並附文字大呼類似“奇觀”的驚奇感歎。

可這對高三生們而言,實在正常不過。

李子若很是有氣無力的看著熒光屏上的圖片,一會後,她退出。又熟練地登錄另一個軟件,開始瀏覽。一會,再退出,登陸新軟件,瀏覽。再一會,退出,登錄,瀏覽。

藍光屏明明滅滅,她的手指停停頓頓。

如此循環,她掃完了qq微博朋友圈,看完了同學們深夜刷題時發的各種灰色動態,頓了頓,又打開淘寶。開始刷屏。

她的手機係統是安卓的,而安卓係統不能自動後台清理應用內存,所以打開淘寶這類不斷消耗係統資源的軟件顯得有點力不足心。手機卡頓出新高度,那個代表進度的線條被膠黏在一個地方,遲遲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