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祈福(1 / 2)

擎天王朝,南方津州。

天定十五年。

每年的天曆四月初三,是向家主母的生忌,家人都要到五十裏外的峴嶺山祈福後再拜忌已故的父母大人。今年大哥到外地的繡莊盤查生意去了,還未來得及回津,而姐姐因一次野外郊遊受了點傷風,身體更是弱不禁風,隻能臥床休息。

三月三十,隻有向曦雪坐著馬車領了奶娘慧娘,丫環綠英與兩個家仆德貴、德壽上山。

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坐在馬車內的曦雪,撩起窗簾,向外望去。三月底山裏的風還帶著絲絲涼意,夾道是綠意蔥蔥,寂靜的山澗裏,白色的花兒自開自落,自生自滅,不假外物,仿佛不關世事。

“小姐,坐穩了,前麵的路有些不平穩。”車簾外傳來德壽的提醒聲。

“那就先停一下吧。”曦雪輕輕開口說。

“籲~~”德壽停下了馬車。

“奶娘,我們也坐了快兩個時辰了,有點累。下去走走吧。”

“好啊,我的腿也坐的有點麻了。”說完奶娘和綠英先下了馬車,然後她們把曦雪攙扶下來。

主仆三人沿著山路向上走著,德壽和德貴駕著車在後麵慢慢跟著。

“嗒嗒~~”身後傳來強勁的鐵蹄聲,三四匹氣勢雄壯,四蹄生風的駿馬奔跑而過。為首的馬上騎坐的是個青衣男子,曦雪差點叫出“大哥”,轉念一想又不對,大哥應該認識自己家的馬車的。她用絲絹輕輕拭了拭口鼻,有些馬蹄踏揚起的塵土。

“小姐,上車吧,天色不早了。”

“嗯,好的。”

峴嶺山青山若黛,秀水如眉。在東麵峴山的山頂,有座供著大佛祖的仙祖廟,仙祖廟是臨潭而建,是一座被一池名叫峴粼湖的潭水半環繞著的廟宇,潭水幽藍幽藍的,宛若一顆藍寶石鑲嵌在山間,山風舞過,錦緞似的湖麵上,起伏著一層微微的漣漪,似仙子翩翩起舞蕩漾開的裙擺。潭水的另一側是更高一些嶺山,嶺山有五峰,大嶺,二嶺,三嶺,四嶺及小嶺。仙祖廟與潭水在嶺山高低錯落的眾山峰的籠罩下,常年雲霧繚繞,似在山水流動,讓人恍若置身於仙境中。

傳說,在峴山山頂的金佛殿前,當燦爛的太陽升起,絢爛的朝陽射在雲朵之上,隱映出一片神奇的色彩。在金佛殿對麵的氤氳雲霧之中,會出現一個巨大的金色的光環,在光環之中,是一尊金色大佛,且在佛前便是自己的身影,人在環中,影隨人移,決不分離。據說,隻有有緣人的影子才可進到這佛光奇景中。

金佛殿裏供奉的菩薩是大日如來佛祖。常年香火不斷,峴嶺山方圓一百裏的百姓經常來燒香禮佛,祈福求安。每逢初一、十五拜佛的人更是絡繹不絕。津州府及商貿名流們出資修建了盤山大路。這樣大戶人家的馬車,小百姓的牛車都可以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