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一份報告,就是兩年後的《菊與刀:日本文化模式》的基礎。
而她文中的一個重要的思想,也是引導諸葛不亮走向勝利的條件,就是重要的‘日本人論’。
日本著名社會心理學者南博在其著作《日本人論》中坦言道:“世界上沒有比日本人更加愛好自我定義的民族了!”
這種論證的正確性在此並不做討論。而我要說的是,如何利用這一個發現,掌握敵人的行動規律,並打敗他。
諸葛不亮靠在椅子上不斷的轉圈圈,但他的頭腦貌似完全沒有被眩暈所影響,不但敘述清晰,條理清楚。甚至還有時間觀察空的反應。
“人在世界上,是依靠著不斷的自我定義生存的!或者說正是不斷的自我定義,將人這個角色擴充的更加的完善!但是....日本人是最喜好自我定義的種族,可以說他們的文化特點要求他們不斷的自我定義!並且將之區分!”
諸葛不亮將左右手攤開,擺在空的麵前,收緊一隻手的手掌,變成錐狀。
“如果說,中國的自我定義像是一棵筆挺的白楊,也就是我的右手,他的自我定義很多,但總是緊緊的團在一起,自我認知不斷交換,他們是有機的結合的聯係。”諸葛不亮秀了秀他攥成錐狀的右手,將交纏在一起的手指展現給空看。
“那麼日本就是一棵繁茂的大樹。中國人喜歡將事物模糊化處理,各種關係交織形成了中國人的人脈網。而日本人不同,他們喜歡強調定位的準確性。每個定義都應該是完全不相交的,並且在次要的定義和關鍵定義同時受到威脅的時候,他們會不自覺的放棄次要的定義。”諸葛不亮又豎起左手,將一根手指放下,完全不會影響其他手指。
“你的理論確實很新穎,但這跟你製定的計劃有什麼關係?”空不得不承認,在人類學這方麵他並沒有過多的了解,即便了解,也不會了解日本人,他自己就是日本人。
“哼!人的行為遵循著規律,而掌握規律的人就掌握的勝利!”諸葛不亮停止了轉動椅子的行為,整個身子都壓在椅背上,嘴角露出惡意滿滿的微笑。
“初瀨伊綱,這個可憐的玩偶小人~~~~她的人生被三座大山所壓伏著,她的一切行為,也下意識的服從這三座山的要求。而這就是我敢於定下這種瘋狂的計策的決定性因素。”
“是你之前說的‘臣子’‘孫女’‘玩家’是吧?”空回想起之前諸葛不亮對自己的解釋,開口問道。
“不錯!身為東部聯合駐艾爾奇亞大使館大使,她就是某個‘天皇’的臣子,無所謂這個天皇到底是政*府還是個人。”
“所以,你的意思是....伊綱現在的行為完全是私自行動?是她想要立功?”
“不!”
空得來的卻是堅決的否決!
“日本人有違抗過天皇的命令嗎?實際上,在天皇宣布投降的時候,日本人以美軍出乎意料的速度接受了這一事實。那麼,伊綱就不可能違背‘天皇’的意思!”
“我懂了!正因為這是‘天皇’的意思,伊綱不得不遵守!所以她必定會過來追擊!因為這是天皇的命令!”空恍然大悟!這樣伊綱的行為就能解釋的通了!為什麼放著大好的局勢不利用而是非要親手殺死空和白等人,為什麼在受到生命威脅的時候也不退一步,反而更加勇猛的衝鋒,這些全都有了個合理的解釋。
因為這些全部都是命令!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