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既說明將帥或指揮人員對於軍隊建設和作戰指揮的重要,也可理解為將帥或指揮人員的培養和成長的不易。

學習與研究軍事曆史和軍事人物傳記,不失為和平時期加強指揮人員培養乃至軍隊建設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徑與方法。軍事家與軍事理論家,我軍和外軍,無不重視軍事曆史和軍事人物傳記的價值與作用。亨利?納米尼認為,“軍事曆史實際上是真正的軍事院校”。徐向前元帥指出、軍事學院開設的戰史課應視為一門主課,“我軍中高級指揮員不懂或不精通中外古今典型的各種或各個戰例,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即不可能深入的熟練的掌握戰爭的規律和知識,對於今後的指揮作戰大為不利”。聶榮臻元帥亦指出,“軍事曆史是進行國防教育的生動教材,是培養軍事人才的必修課。凡有誌於獻身國防建設事業的人,都應該孜孜不倦地努力學習和掌握豐富的軍事曆史知識,做到博古通今,以便更好地把握今天,駕馭明天”。張震上將指出,“學習軍事曆史,要以史為鑒,要從發展來探討研究過去軍事學術,用以加強國防建設,為世界和平作出新的貢獻”。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五星上將認為,“軍事比其他大多數職業更需要依靠前人明智的解釋作為製定未來方案的參考。軍人在和平時期,沒有其職業的真正實踐活動進行自我訓練,所以,他們應當盡量利用軍事曆史,以保證他們本人和部隊的戰備狀態,使他們在危急時刻能有效地履行職責。軍人把從軍事曆史分析中得到的結論應用於當前和未來的情況,從而得出適當的方法、組織和原則”。美國陸軍作戰綱要則明確強調,對於指揮人員來說,“經常學習軍事曆史和軍事人物傳記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古今中外的著名將帥,無不利益於軍事曆史與軍事人物傳記的學習與研究。

軍事人物傳記是軍事曆史科學的組成部分,是軍事曆史科學研究中的獨特而重要的題材。曆史學界通常將人物傳記分為四種類型:科學的人物傳記、通俗的人物傳記、純文學的人物傳記和人物傳記小說。其中,科學的人物傳記最有價值。軍事人物傳記是曆史真實人物的再現。必須向讀者闡明傳記人物的所作所為及其所處時代的特點。軍事人物傳記是分析與評價軍事曆史事件和軍事曆史過程的重要材料,這就是軍事人物傳記的價值與作用之所在。軍事曆史生要是記載人類已往的軍事活動的。不能離開軍事人物去研究軍事曆史,而人物傳記作者正是通過寫人物傳記的方法來表達對軍事人物及其所處時代的看法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風雲人物傳》一部研究和介紹第二次世界大戰著名人物的傳記著作。屬於科學的人物傳記類型。本書旨在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戰爭理論為指導,尊重曆史,總結反法酉斯戰爭的經驗教訓,為部隊官兵及社會各界人士提供可讀性強而又具有實用價值的人物傳記,為現代國防建設和未來反侵略戰爭提供必要的借鑒與參考。本書從人物傳記的角度出發,以濃縮的筆墨全麵考察人物的生平經曆,注意考察所受教育(特別是軍校教育)和作風性格對人物成長的影響,著重敘述人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主要活動、組織領導與指揮藝術的成敗得失、政治戰略與軍事戰略的關係及其處理、軍事思想或戰略戰術的發展變化、外交策略及其運用、比較權威的評價等方麵的內容,吸收國際與國內學術界的最新科研成果,客觀地再現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壯觀曆史。本書既可作為學習與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和軍事人物傳記的基礎與指南,又可作為富有可讀性的曆史知識讀物。鑒於我國目前尚無全麵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戰人物的傳記著作出版,本書似可填補這方麵的空白,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的研究與普及,起到促進作用。本書對於加強國防教育和紀念中國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