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憶當年(1 / 2)

自太古以來人類都在不斷的追尋大道希望得以永生,而那些學道有果得以長生的人類被尊稱為仙人。諸仙也在苦苦的追尋大道,他們希望得到的是更加強大的力量。在諸仙之中也有先達者,他的資質領悟都高於眾仙,誰若有幸要是能受到他點撥一二那真是受益無窮啊。

他門下弟子百人,無一不是眾仙之中的翹楚,至於再傳弟子那已無法統計,可以說眾人成仙都多少和他有關,他所總結的道之理論被譽為正統,他就是眾仙口中的天帝--傲君天。

回想當初傲君天自幼孤苦,誰也不知他的父母是誰,有人懷疑他的家人在旅途中可能遇到了不測,而隻有他掉進了河水當中卻得以幸免,這對一個嬰兒來說可算是個奇跡,最終他流落到了一所小山村附近被外出打魚的漁夫所救。然而不幸的是不久後漁夫全家卻都離奇的溺死在河中,偏偏卻又是隻有他存活了下來。在外村人的口中他就是個妖孽,是個災星,誰和他沾上點關係就會倒大黴,是輕者身殘重者暴斃啊!勸他們趕快把他轟走免得禍害鄉鄰。然而這所山村的村民都是淳樸良善之人,並沒有一人提出要轟走他,反而會照顧他,他可以說是吃百家飯穿百家衣長大的。

傲君天懂事之後就對道有著獨特的見解,前人認為道主要就是修心,有著想要成仙必要先修心的說法。可是傲君天並不那麼認為,傲君天認為如果說修道成仙隻有修心一途的話未免有些可悲了,難道說那些心境不夠通透之人就注定不能得到成仙嗎?他認為道不隻是要修心而且要煉體,兩者兼備大道可成。可是麵對前人隻修心即可得道成仙的先例他又得出隻煉體也可成仙結論。人們對他的獨特見解都紛紛表示懷疑,認為他這純屬是無稽之談,隻是為了嘩眾取寵,等到將來他修道無成他才會悔不當初吧。

還是那些淳樸善良的村民認為他的見解很是獨特,都紛紛讓自家的孩子去和他一起修道。

傲君天還認為雖然修道的修心和煉體完全是兩條不同的路,但是都可以得道成仙。想要修心還是練體完全取決於本人的體質和喜好,如果天生體弱之人想要練體那就有些不可取了,反之亦然。按理說本不應該有那麼多可修道成仙之人,能修心煉體同時進行的人百之無一,但是求道之心世人皆有,然而又不是誰都能夠得道有成的,所以走一些捷徑也是未嚐不可啊。想要怎樣取舍完全取決於個人了。

那麼說既然修心、煉體兩者皆可得道成仙那麼又何必要去一起修煉這兩個呢,隻攻一個豈不更快得道。修心和煉體既然屬於完全相反的兩條路那麼想必修煉起來一定是困難重重吧。有人對傲君天發出了這樣的疑問。傲君天的解釋是想要修心和煉體一起進行的必將是有大智慧和大毅力之人,遇到困難隻會躲避之人就算得道也是小道,隻能勉強成仙而已,隻有那些不屈不撓之人方可得以大道。然而是那些隻想修心或是隻想煉體之人對另外一項也要有所涉及,不能隻顧其一放任其它而不顧,那樣雖然開始會進步神速但到了最後想要得道成仙就會難上加難。

隨著時間的推移傲君天對道的見解一一那些和他一起修煉的人所證實,沒出幾年他們修道就有所小成,而傲君天更是匪夷所思的已經得道成仙了。這也就有更多的人認可了他的說法,那些有心求道的附近鄉鄰們也都紛紛前來投奔傲君天,希望能在他的點撥下得以得道成仙,而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當初嘲笑過他的人,可是傲君天對此並沒有任何介懷。雖然傲君天的成就斐然,但是這裏畢竟就幾座山村,和外界也沒有太多的往來,所以外界並不知在這個偏遠的小山村有傲君天這麼一位修道有成之人。雖然如此但是前來追隨傲君天修煉之人也過了百人。在傲君天的引領下和他一起修煉之人在數十年先後均已得到成仙,擁有了長生不老之壽命。雖然傲君天的年齡不比其他然大但對道的領悟是其他人所不能攀比的,所以眾人皆稱傲君天為師,眾人皆為他的門下弟子。

傲君天在引領眾弟子得道成仙之後並沒有再一味的追尋大道,而是號召眾人去世界各地雲遊,對世人散布他們對道的領悟,如有願意追隨他們一起修煉之人一律來者不拒,要他們把這道統發揚光大。

有弟子提出疑問:“如果世人對我們說的修煉道法有所疑問我們該怎麼辦?”

傲君天笑道:“你們均已成仙,略一施展一二還怕他們不信嗎!這就是為什麼我要等到你們均已成仙之後才叫你們去雲遊的原因之一,另外就是如果隻是一人或是幾人去散布我們的道法恐怕有信服者數量也不會多吧,但是出現了大量的得道成仙之人去散布我們的道法的話,想讓他們不信都難吧!還有這幾年我對道又有了新的感悟,我認為可修道成仙的不隻是我們人類,就算其他生物或是器物也可修道成仙,隻是他們成仙的路要比咱們人類曲折很多嘍,他們先要通靈,然後就是通過自己對天地的感悟慢慢修煉懂得幻化人形之後方可繼續修道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