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這個時候,希特勒也無暇顧及東線戰場了,因為盟軍為了打破意大利戰場的僵局,從四四年下半年就開始謀劃的諾曼底登陸正式實施了。
從二月底開始,集結了英、美、加拿大等盟軍部隊近二百萬人,在法國西部的諾曼底實施了登陸作戰,準備開辟除了意大利戰場以外的歐洲第二戰場。
尋波這一世的諾曼底登陸,比後世來的規模更加龐大,戰況也更加慘烈,德軍在該地區同樣集結了七十多萬大軍,給與盟軍登陸部隊以迎頭痛擊。
當英美盟軍和德軍在諾曼底地區上演著人曆史上最為慘烈的登陸和反登陸作戰的時候。在東方太平洋地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九四五年二月十五日日本和英美蘇等國同時對外發布了公告,日本和英美蘇等盟國正式達成了和解協議,從二月十五日零時開始日本和英美蘇等盟國正式實現停火,雙方解除敵對狀態,英美蘇等盟軍國家,不在視日本為敵對國家,雙方軍隊停止一切敵對行動。
日本同時宣布日本願意恢複到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以前的固有領土,當前日軍占領之領土,日本將協助恢複占領前的原來麵貌。
對於沒有獨立的國家和地區,願意交由英美蘇等盟國軍隊接手托管,由國際聯盟進一步決定這些領土的歸屬。
同時願意適當賠償因為日本占領而給相關國家和地區帶來的損失。
英美蘇等盟國同時宣布,歡迎日本加入同盟國家,從今以後,日本將作為盟國的一員,共同對抗德國等法西斯國家對自由國家的侵略,對人類文明的極度摧殘。
同時,日本宣布對中國和澳洲聯邦共和國單方麵實現停火,並且願意就一切問題實現和談,同時,日本願意適當賠償中國和澳國的戰爭損失。
就在日本和英美蘇三國對外宣布和解的同時,早就有預謀的盟軍澳大利亞方麵軍的二十多萬大軍在盟軍太平洋戰區總司令麥克阿瑟指揮下,已經從幾天前就開始上船出發,並且在二月十五日淩晨,首批部隊已經進入東南亞群島中和新加波隔馬六甲海峽相望的蘇門答臘島和瓜哇島等印尼群島。
幾乎在同一時間,在美國海軍太冰洋艦隊司令尼米茲的指揮下,多天前就從美國夏威夷出發的美國海軍兩個航空母艦編隊護送了大批登陸艦和運輸艦將的第一批八萬多美軍海軍和陸軍運送到了菲律賓群島。
二月十五日,當首批美軍到達菲律賓群島後,立刻就分兵占領了日軍機場等重要軍事設施,同時,從美國夏威夷起飛的大型遠程轟炸機也開始飛抵日軍機場,並且一開始就進入了臨戰狀態。
同一天,在印度的英軍殘軍六萬多人和前些日子從歐洲戰場緊急調運過來的法國軍隊兩萬多人,在盟軍印度戰區司令阿奇博爾德?珀西瓦爾?韋維爾的指揮下,由盟軍印度洋艦隊護送,乘坐大量運輸艦甚至商船在中南半島的馬來西亞登陸,開始接管日軍占領的中南半島大量領土。
對於日本和英美盟國的這些勾當,中國情報組織其實在很久以前就有所察覺,並且,對雙方談判進展還是有所了解的。
情報部門也是第一時間就將日美等國的最新動向呈現給了決策層,可是,麵對這種情況,中國政府該如何應對,在中央和軍委的一些大佬當中卻產生了比較大的分歧。
部分大佬認為,中國已經從這場戰爭中獲取了太多的利益和地盤,接下來的重點就應該是加強建設和守住地盤,而不適宜再次擴大戰爭了,更不適宜和美英這樣的老牌國家翻臉。因此,對於日美等國可能結成的聯盟,我們完全可以順勢收手,隻要通過談判取得一些既得利益即可,而沒必要將戰爭經一步擴大。加大國際矛盾。這部分大佬隻要集中在經濟和外交領域中。代表了和平發展派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