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有在這個時候,還能想到過情人節這個說法。
兩百多萬德日芬聯軍,已經將莫斯科從四麵圍困達一年之久了,四二年年底,德國軍隊在東線日軍對蘇聯發起猛攻後,終於經過一年的鏖戰,最終和芬蘭聯合攻下了蘇聯西北重鎮列寧格勒,雖然到現在還有極少數的蘇聯遊擊隊員在頑強抵抗著,可是,已經沒法阻止德國對這座幾乎變成廢墟的城市的占領。
蘇德雙方為了列寧格勒,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尤其是德國,原本期望在四二年秋天前就能結束列寧格勒戰事的德軍,沒想到因為蘇聯的頑強抵抗,最終硬是將戰爭拖到了四三年年初,才勉強結束了列寧格勒戰役,此戰,德軍傷亡近六十萬人,為德軍近年傷亡之最。
在列寧格勒戰役結束之後,因為四三年意大利戰場已經成了德軍作戰的主戰場,德軍和英美盟軍在意大利開始投入重兵,在意大利半島這個狹長地帶,如同絞肉機一般地互相絞殺著,在四三年,短短的一年時間內,英美盟軍和德國軍隊居然各自傷亡達到一百萬人以上。
這使得,德國不得不從東線戰場抽調部分兵力投放到意大利戰場,而盟軍也不得不從北非戰場抽出主要兵力進入意大利戰場作戰,從而給非洲統一組織最後統一非洲大陸創造了條件。
盡管德國在西線意大利戰場上投入了多達兩百萬以上的兵力,可是在東線,從四三年七月份開始,德國還是從南線斯大林格勒,西線列寧格勒和東線伏爾加河流兵分三路開始了向莫斯科進軍的步伐。
其中,南線斯大林格勒方向投入了近八十萬德國兵力,西線列寧科勒方向投入了近五十萬德芬聯軍。東線伏爾加流域方向投入了一百萬日本盟軍兵力。
這三路大軍,經過大半年時間和蘇聯軍隊的搏殺,終於在四四年春天將部隊推進到了莫斯科城下,對莫斯科城形成了三麵合圍之勢。
同樣,蘇聯在莫斯科地區也集結了蘇聯國家最主要的軍事力量,蘇聯在莫斯科城儲備了海量的軍事物資,近兩百萬新、老兵組成的蘇聯紅軍,在莫斯科地區準備用自己的血肉構築起國家最後的屏障,和德國戰鬥到最後一刻。除此之外,兩百萬莫斯科平民在接受了民兵訓練後,派發了槍支,開始了全民借兵,誓死捍衛莫斯科的慘烈戰役。
戰爭開始前,沒人人能夠想到,從四四年三月份開始的莫斯科圍城居然會演變成成為人類又史以來規模最大,戰況最慘烈,雙方投入兵力最多,死傷人數也最多的一次攻城和守城戰役。
從四四年三月份開始,敵對雙方四百多萬大軍,在莫斯科城下慘烈廝殺著,無數的英勇場麵在這裏誕生,無數個國家英雄從這裏湧現,無數的士兵和平民成了槍炮之下的亡魂。
在從四四年三月份開始到四五年二月份不到一年時間內,德日盟軍在莫斯科城下已經傷亡九十多萬人,其中德軍傷亡達六十萬人,日軍傷亡達三十萬人。
堅守莫斯科城的蘇聯紅軍和平民傷亡更是慘重,二百多萬蘇聯紅軍,在一年不到時間內,居然傷亡過半。
小到七八歲的兒童,大到七八十歲的老翁,無數莫斯科平民在這次戰役中投入到守城作戰之中,這些沒有多少作戰技巧和戰術素養的平民,用他們守衛家園的堅強意誌,義無反顧地投入到了這場慘烈戰鬥中,一年時間內,貧民傷亡同樣近半數。
可就是這樣,德日聯軍盡管攻勢凶猛,卻也沒能攻入莫斯科城的核心地區,就是莫斯科外圍戰略要點,也在雙方的反複爭奪中,多次易手。
戰爭打到了這個地步,已經完全出乎攻守雙方的預料,這場戰鬥,已經漸漸失去了戰略意義,而變成了單純人類內心深處最為凶殘的獸性發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