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方的刻意控製下,這次和談從三八年開始一直談到了四二年,最終也沒能正式達成和談協議,不過倒是培養出雙方的默契起來。使得日本幾乎按照中國的意誌,在接下來的幾年中。走出了一步步為符合中國需求的棋子來。當然,這也是後話了。
尋波永遠是最忙碌的人,三七年底開始尋波就從皖南來到了蘇州,主持設在蘇州地區的新成立的國民黨軍隊改編委員會工作,在此之前,尋波被軍委任命為改編委員會主席。原國民革命軍副總司令馮玉祥、解放軍副總參謀長葉劍英被軍委任命為改編委員會副主席,原第三野戰軍參謀長左權、第三野戰軍政治部主任李樹彬被任命為改編委員會委員。
為了主持改編委員會的工作,尋波可謂是煞費苦心,加上殫精竭慮。加上當前中華聯合政府和日本和談的基調和談判策略,最總目標,基本上都是他和主席通過密議商定的。使得尋波恨不得自己能分身幾瓣,每一瓣都沒日沒夜的工作,這樣才能將這些事情所得更好些吧。
從三七年年底開始,尋波多次往返於蘇南和重慶之間。
幸好現在已經華東和重慶之間可以由飛機往返,使得他每次都可以乘坐專機,前往重慶。
因此也沒有耽誤多少時間,而且去重慶和主席等軍委大佬見麵,可不單單是商量對日方針,更重要的是關於當前蘇南地區的國民黨軍隊整編問題。
經過軍委大佬們反複磋商,最終確定了,將蘇南和南京周邊的地區的國民黨軍隊改編為解放軍第七野戰軍。
由於此番改編的重要性,軍委也實在想不出比尋波更適合出任第七野戰軍司令的人了,因此,尋波再次被臨時推到了第七野戰軍司令的位置上,同時軍委任命,解放軍副總參謀長葉劍英兼任第七野戰軍政治委員,原第三野戰軍參謀長左權出任第七野戰軍副司令兼參謀長,馮玉祥將軍出任第七野戰軍副司令,原第三野戰軍政治部主任李樹彬被調任第七野戰軍政治部主任。
從三七年年底開始,剩餘的國民黨軍隊近四十萬人,在蘇南地區經過了兩個多月的改編,到三八年二月底,終於全部改編完成。
在此之間,安排了第三野戰軍直屬部隊和南京地區國民黨部隊換防事宜。解放軍進入南京城,並沒有大張旗鼓地搞什麼入城儀式,而是分在幾個夜間,悄悄地實現了解放軍和國民黨軍隊的換防工作,等到南京城被第三野戰軍順利接手,城中老百姓也沒聽到多大風聲,受到多少影響。
這也為下一步順利改組國民黨減少了不少壓力。
為了順利改編這部分國民黨軍隊,軍委安排從當時雲集在蘇南、南京周圍的解放軍,第一、第二、第三三大野戰軍中抽調了大量的中、高級幹部和骨幹戰士,同時也將相當一部分國民黨軍隊的將士打亂重編到第一、第二、第三野戰軍當中。
在整編過程中,對這部分國民黨軍隊,任然堅持采用訴苦運動和三查運動相結合的新式整編方式來保持解放軍部隊的純潔性和革命性。
共產黨當時對國民黨軍官加入解放軍的態度是,隻要不是罪大惡極的,一概既往不咎,不過若是想要加入解放軍隊伍,就必須脫離國民黨黨籍。
在這次整編中,尋波啟用了大量的黃埔軍校畢業的中青年國民黨軍官,尤其是一大批在尋波後世抗日戰場上,表現突出,起到過重大作用的國民黨將領。當然都是在其自願脫離國民黨籍的基礎上,才重新錄用的。
最終,第七野戰軍被編為三個集團軍加上野戰軍直屬部隊,全野戰軍人數總計三十二萬多人。有大量不符合解放軍條件的國民黨軍隊被就地解散,發放路費和遣散費後,勸其返回原籍。
根據重新調整後的各野戰軍所轄氛圍,第七野戰軍主要負責,江蘇、浙江兩省(不含南京地區)的防務。
安徽地區、福建地區的防務交由,第三野戰軍負責。
同時,軍委對原其他野戰軍防禦範圍做了微調,原本設定由國民黨軍隊作為後方練兵場所的湖南地區防務調整由第一野戰軍接任。原本設定為不駐紮正規軍的湖北地區防務仍由第三野戰軍接任。
第七野戰軍雖然主要部隊時候國民黨軍隊構成,可是骨幹力量卻是來源於第一、第二、第三野戰軍的一些老紅軍和共產黨員。因此,在經過改編後,部隊麵貌馬上就變得耳目一新,作戰水平也隨之大大提升。尤其在其中也集中了一大批國民黨軍隊中的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