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重生大時代(上)(2 / 2)

一九三二年十月,紅十二軍軍部和紅三十六師、紅二十二軍合編為紅二十二軍,他任紅二十二軍三十一師師長。不久,升任紅二十一軍軍長。時年二十歲。

同一年,二十五歲的林帥升為中央紅軍主力部隊之一的第一軍團總指揮,後來改稱為軍團長。

此時,正值中央蘇區第四次反“圍剿”作戰,尋淮洲率部牽製國民黨軍數師兵力,保證了紅一方麵軍取得黃陂、東陂兩役的勝利,據此,他榮獲軍委特別嘉獎。

一九三三年七月,紅二十一軍與紅七軍改編為紅三軍團第五師,尋淮洲任師長。

一九三三年十月二十六日,紅十軍和紅七軍整編為紅七軍團,尋淮洲赴任紅七軍團軍團長。

並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尋淮洲時年二十一歲,而且僅比林帥遲一年擔任軍團長。

七月初,紅七軍團奉命組成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對內仍稱紅七軍團),他仍任軍團長,並兼抗日先遣隊總指揮。

抗日先遣隊從瑞金出發,到十月轉戰到閩浙贛蘇區休整補充的四個月時間裏,尋淮洲率部隊行程三千兩百多裏,轉戰閩浙皖贛四個省幾十個縣,牽製了大量國民黨軍,擊退其無數次的圍追堵截。

但“左”傾錯誤領導者卻指責他沒有完成任務,在十一月四日成立紅十軍團時,將他降職為第十九師師長。

尋淮洲將軍忍辱負重,不計得失,奉令先行出擊浙皖邊,繼續率部英勇作戰,連連取勝。

在擊潰尾追的浙江保安縱隊兩個保安團後,經上坊鎮,渡新安江,進軍安徽。於分水縣擊潰蔣介石嫡係部隊王耀武旅。十一月六日,攻克旌德縣城。接著北上,威脅蕪湖。

根據中央軍區命令,紅十軍團第十九、二十師在太平縣湯口會師。

這時,蔣介石調兵遣將,以十一個團十餘萬人,兵分四路“圍剿”紅十軍團,還派飛機偵察轟炸。

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四日,紅十軍團先在譚家橋地區設伏,將敵打亂,但陣地很快即被敵組織的優勢兵力所衝垮,軍團固守的製高點烏泥關也被敵奪去。

尋淮洲親自指揮,率部猛攻,將製高點奪回,在身先士卒發起衝鋒時,尋淮洲將軍不幸腹部中彈。

更令人惋惜的是,重傷的尋淮洲將軍在送往茂林的途中,因山路顛簸從擔架上摔了下來,導致失血過多,於第二天犧牲.這一年,尋淮洲僅二十二歲。

尋波經常深深地為自己這個同姓前輩遺憾,若不是尋淮洲將軍過早地犧牲,以他天才的指揮藝術和偉大的人格魅力,一定可以成長為我軍最優秀的將帥之一,甚至會成為如林帥和粟大將那樣的我軍天才的高級統帥。那樣咱們尋姓也能出個大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