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話 苦難島(1)(2 / 2)

說起來,乾隆集團雖然是以房地產、旅遊為主,但餐飲業也是其一大支柱,知味軒的名氣很大,效益也幾乎可躋身前五位,跟電業局以及幾個上市大企業差不多,甚至待遇比一些事業單位還要高。許多市內的大任務都竭力要把孩子送進知味軒,都擠破了頭。是哪些大人物?這我可不敢說,反正市領導的公子、軍官的千金是少不了的。當然,也有學曆很高的高材生憑著本事進來,但也迅速被某些大富或者權貴人家相中,弄去當倒插門女婿和兒媳婦。本來,我也應該有這個條件,當今社會,能不能找到理想對象,也不取決於模樣美醜,多半還是看掙錢能力。我的工資按年齡而言,在社會上已經不算少了,但在這個企業裏,就很一般,何況我的本事和我的收入並不匹配。加上我不是一般地醜,已經超過了大多數人擇偶所能容忍的極限,誰願意為了一個月四千塊就朝夕麵對一張令人憎惡的怪物麵孔呢?我完全能夠理解。我的人生實際上是比較灰暗的,就算一個月四千塊,一年五萬塊,我得不吃不喝十年才能攢下一套小房子。

好在房價漸漸開始回落,而乾隆集團開發了一個新的樓盤,叫做知味海景花庭,內部員工要購買的話還可以貸款。我沒有猶豫,買下相對比較便宜的二樓。公司其他員工,尤其是那些少爺小姐們,他們沒有誰去買,因為他們都有更好的房子,不需要去熬。

我所在的科室是以技術為主的,專門研究各種菜式以及美味配方。我沒念過書,可這不耽誤我的好手藝,而其他幾個人,要麼是憑學曆,要麼是憑關係近來的,單純論廚藝,他們甚至還不如街上炸油條的大媽。他們的名字,我不能透露,這不單單是原則問題,還涉及到我的人身安全。既然如此,我就用他們在網上的網名來替代,由於職業原因,大家的網名都跟吃的有關。

我們的科室連我在內隻有六個人,是本部門的核心。直屬領導是部長的表弟,人高馬大,四十多歲,白白胖胖,眯著小眼睛,一肚子壞水,網名居然很有自知之明地取為“灌漿包”。一名女會計師,比灌漿包大上一兩歲,打扮得很男性化,穩健幹練,巾幗不讓須眉,隻是有點太傲慢,是個女強人,網名“韭菜”。還有一位專門設計配料的女研究生,雙碩士學位,性格冷冰冰的,而且很潑辣,是本市某大企業少東家的女朋友,網名“辣椒”。最年輕的是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女孩,長得很嬌小,性格溫順,說起話來軟綿綿甜膩膩的,她是某領導的女兒,網名“豆腐”。最有一位打扮妖豔,性格張揚,和不少大領導都有著不清不楚的關係,快三十歲了還沒有結婚,網名叫“麵條”。

他們有個共同特點,平時都很瞧不起我,圍成一個較為親密的圈子,單單把我排出在外。當然,在他們看來我是個怪物,我做菜再好也不會贏得他們的尊敬。相反,由於他們雄厚的背景,連大領導對他們也畢恭畢敬,他們才是知味軒真正的主人,知味軒不是我理想中發揚美食文化的場所,而是秦伯乾為其保護傘們的子女建造的免費樂園。